| 回首頁 | ENGLISH | 兒童館 | CHILDREN | MyMuseum
| 進階檢索
動物學
脊椎動物 >
爬蟲獸類兩棲
爬蟲獸類兩棲
鳥類鯨豚魚類
鳥類鯨豚魚類
無脊椎動物 >
昆蟲棘皮動物節蜱
昆蟲棘皮動物節蜱
昆蟲模式軟體動物節肢動物
昆蟲
模式
軟體
動物
節肢
動物
刺絲胞動物紐形動物扁形動物
刺絲胞
動物
紐形
動物
扁形
動物
植物學
地質學
人類學
藻類學
菌類學
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動物學 » 節蜱類
:::


 什麼是節蜱?
 節蜱的分類
 節蜱的採集與蒐藏
 節蜱研究的問題與未來發展
  一、什麼是節蜱?
  節蜱又稱為壁蝨、銹蜱、癭?、癭蜱等。節蜱在分類地位上是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蜱亞綱、節蜱總科(Superfamily Eriophyoidea)。節肢動物簡而言之就是身體分節、具有外骨骼的動物;而蛛形綱就是蜘蛛類,身體分為頭胸部及腹部二部份,具有四對腳;?蜱類的外形就更加的簡化,頭胸部與腹部間只有橫溝區分;節蜱的體軀表面具有假性分節,故名之。目前全世界的種類約有三千六百種(Amrine and Stasny, 1994;匡,1995;Amrine, 1996),但學者估計其種類可能有五萬種之多(Amrine, 1996)。節蜱分佈在全世界除極區外的所有地區,亦即只要有植物生長的地區就有可能發現節蜱,但因研究者少(Huang 等人, 1996),不僅對其種類瞭解不多,且對其生物生物學存有太多的疑問。
   節蜱是一種很微小的生物,小到人的眼睛看不到,其大小約 0.1 ~ 0.3 mm,體形似蠕蟲狀,只有二對位於體前端的足,而一般的?蜱類都是四對足,這是節蜱跟其它?蜱最大的差異處,其次的差異在,生殖器移至位於體前端的足基部之後,這位置就如同接近人的胸部般,而一般?蜱的生殖器位置是位於腹部末端的,節蜱體表面具有假環節,及體上的剛毛明顯減少等特徵,有些節蜱外形像蠕蟲狀,有些會有很長的背毛, 且有較寬大的背板,好像穿著盔甲般,有些會分泌臘將自己包覆,而有些的硬皮板背面有網狀的結構,可謂千奇百怪。
   節蜱全為植食性,以其刺吸式的口器吸食植株汁液,往往會造成植物的變形或明顯的為害症狀。早期研究者,依節蜱對寄主植物造成的為害症狀而稱呼節蜱為癭蜱(gall mites)、芽蜱(bud mites)、泡蜱(blister mites)、絨蜱(erineum mites)及銹蜱(rust mites),其實大部份的節蜱並不會對寄主植物造成明顯的為害症狀,只是游走於葉片上取食,就有如游牧般,但因為節蜱微小,往往就被人們忽視掉。
   在節蜱造成的各種為害狀中,以癭較為受人重視,這是因為癭的奇形怪狀容易吸引研究者的眼光。癭是植物受到其它生物刺激而產生不正常的部份,包含植物細胞的增大及增生,這些部份可以提供給造癭者做為避難所及食物的來源。蜱癭大都發生於葉片上,其它還有枝條、芽、花等,至今並未在根部發現蜱癭,至於會形成癭的樹種則不一定,癭的形狀由開放型式的絨毛到半開放及封閉狀的長條形、圓突形及不定形等。癭是一個封閉型的環境,這種封閉並非完全物理上意義,主要是生物上的意義,例如食物、天敵、尋找配偶(精苞)等,癭的環境有如海島般,癭內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節蜱樂於生活其中,但又不像監獄般完全限制節蜱的進出,因為即使是封閉型的蜱癭,在凸起的另一面也會有開口讓節蜱進出。目前三千多種節蜱中,會造成植物形成癭者(或絨毛狀者)約有一千種,約佔所有節蜱的三分之一,但在臺灣研究的初部結果,造癭的種類比例可能不到二十分之一,這數值上的差異,並非是因臺灣的環境特殊造成,而是因為早期學者,及今日的歐、美研究者,只重視節蜱造成的為害症狀,而忽視佔絕大部份的游走者。
   對於節蜱的研究,在十八世紀時,將節蜱引起的癭,以為是真菌,並以真菌的分類地位給予命名,至十九世紀,則以為節蜱引起的癭是昆蟲的幼蟲所造成的,所以將之視為昆蟲的癭來處理,至二十紀初,顯微鏡的技術進步,研究者漸漸瞭解有些癭是由節蜱引起的。
   節蜱的生活史(life cycle)有二種型式,一為簡式 : 卵 → 第一若蜱 → 靜止期 → 第二若蜱 → 靜止期 → 成蜱;二為複式: 雌性的成蜱分為二種型式,一為正常型的原雌體 (protogyne),另一為越冬(越夏或遷移)型的次雌體 (deutogyne);節蜱的生殖方式為間接生殖,就是雄性產下精苞,雌性再拾取精苞,將精苞置入儲精囊內,當雌性要排卵時,才將精子由儲精囊擠出,使卵受精,受精卵會發育成雌性;當雌性用完精苞內的精子後,或雌性並未拾到精苞,產下的未受精卵,則發育成雄性,這種生殖方式稱為專產雄孤雌生殖 (arrhenotokous parthenogenesis),所以,雄性節蜱的染色體都是單倍體。
   在臺灣較常見及較重要的節蜱可分為以下幾種代表:(1)絨毛狀: 如荔枝為Aceria litchii (Keifer, 1943)及 Acaspina litchii Haung et al., 1990 所引起,早期因此種絨毛被誤認為菌引起的,還給予命名為毛氈病;龍眼為Aceria litchii(Keifer, 1943)及Neoepitrimerus longanus Huang, 1996 所引起; 小梗木薑子的絨毛為害狀為Aculodes kostermansii 所引起,目前已很難再於荔枝及龍眼上發現Aceria litchii, 這可能是因使用農藥後,主要的害?被消滅後,次要的進而取代成為主要地位,這在節蜱有很多這種例子發生。(2)水泡狀:江某為 Notalox sp. 所引起,這在全省各地的江某上皆可發現,節蜱會在突起的小水泡上游走、取食,當水泡變為平滑時,就再也沒有節蜱,可能是代表癭的末期了;(3)開放癭:厚殼桂為 Aculodes sp. 所引起,此種蜱癭約在三月初春達到高峰,癭內絨毛為透明,當過了春季,癭內絨毛變為咖啡色,節蜱也漸漸消失;(4)封閉癭:玉山假沙梨為Stenacis stranvesis Huang, 1996所引起,癭的顏色變化為翠綠再頂端鮮紅,最後為咖啡色;刺格為 Aculodes heterophylles Haung, 1996所引起,此種癭為圓扁形,顏色近似枯黃色,在高峰期,往往一個癭內有八十隻的節蜱,每隻圓滾滾的,有如蛆般,在癭被破壞打開時,節蜱為乳黃色,過一會接觸光線後,顏色變為紅褐色; 破布子為 Aculodes 的種類所引起,癭的形狀就如人被蚊子叮之後的苞狀,癭的顏色為黃綠色;枸杞為 Aceria tjyingi Manson, 1972 所引起, 癭內並無絨毛, 而是一些汁液;黃槿為 Aculodes hibiscus Huang, 1992所引起,當為害嚴重時,葉片正反面皆有癭,顏色近似灰土色;柳樹的癭為Aculops taiwanensis 所引起,在春季開始時為翠綠色,再轉為粉紅色,此時節蜱數量達到高峰,入秋後慢慢轉為褐色成痂狀;(5)為害芽或花:鄧氏胡頹子受Aculodes sp.為害花苞,始花苞無法開花,形成萎凋。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17081487
|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網站地圖|  科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