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ENGLISH | 兒童館 | CHILDREN | MyMuseum
| 進階檢索
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動物學 » 爬蟲類 » 學習資源
:::
蛇類的演化及其各科親緣關係
蛇類的演化及其各科親緣關係
  在所有的陸生脊椎動物(兩生綱、爬蟲綱、鳥綱和哺乳綱)中爬蟲綱最是妾身不明,因為其它各綱皆有自己的自然演化歷史,每一現生種皆或多或少包含其祖先外型特徵;以演化生物學的術語而言即是它們皆來自於單一種源(monophyletic);然而爬蟲類卻非如此。
  爬蟲類可分為鱷魚類、蜥蝪和蛇類以及龜鱉類等三群,合稱為爬蟲類。而鱷魚類又比其它二類更接進鳥綱。因此偶而可聞龜鱉類生存年代最久且與其它兩個兄弟關係最遠之說;然而將鱷魚與鳥類放在一起又有點稀奇古怪,但事實上鱷魚與鳥類確實比鱷魚與蜥蝪和蛇類以及龜鱉類更為接近。鱷魚與鳥類是恐龍僅存兩個後代現生種。現今我們認為鳥類應與哺乳類較近,原因是兩者皆是溫血動物;大部份的溫血動物體型較大、活動力強、較圓形外表且具隔離物(如毛髮、脂肪或羽毛等)將身體與外界隔離。而鳥類與哺乳類外表符合上述特徵,也才誤認鳥類與哺乳類關係應最近,其實不然。
  以地質年代來說,蛇比其它爬蟲類群組(如龜或蜥蝪等)年輕。它們的化石標本少的可憐,主要因易碎的骨骼不易石化。大部份保留下來的化石是蛇的脊椎骨,這部份的特徵很難告訴我們這蛇到底屬何種類。第一個蛇的化石標本在阿爾及利亞被發現,距今約一億二千萬年前的白堊紀,此時正是恐龍和其它大型爬蟲類橫行地球的年代。
  現今蛇的分類約分成14科,分別為盲蛇科(Typhlopidae),細長盲蛇科(Leptotyphlopidae),異型盲蛇科(Anomalepidae),盾尾科(Uropeltidae),煙斗科(Aniliidae),巨蛇科(Madtsoiidae),蟒蛇科(Boidae),陽光科(Xenopeltidae),魨蛇科(Acrochordidae),蝮蛇科(Viperidae),闊尾海蛇科(Laticaudidae),海蛇科(Hydrophilidae),蝙蝠蛇科(Elapidae)和黃頷蛇科(Colubridae)等14科。其中台灣有盲蛇科、闊尾海蛇科、海蛇科、蝙蝠蛇科、蝮蛇科和黃頷蛇科等6科分佈。
  蛇修長和無腳的身體可能是因覓食、穴居、挖洞或避敵及適應溫度演化而來的,而如此的身體似乎是變溫動物的一項普遍法則也是它們比溫血動物佔優勢的特徵之一。但蛇修長的身材卻也須面對解剖上、運動上和取食上三個問題。
  解剖上:全世界所有蛇的肩帶(索骨)皆以消失,而某些蛇的腰帶仍然可見保存的遺跡;例如有些大型蟒蛇的泄殖腔附近有兩個小刺(spurs)是後肢退化的遺跡;而大部份的內部大型器官如肺、腎臟和生殖器官等其形狀亦隨著蛇的身體而變長;其中一個肺退化而另一個變長;甚至某些器官變的難以辨認,不過其功能和其它脊椎動物沒有兩樣。
  運動上:脊椎動物怎麼能無腳而能運動呢?為適應運動方式的改變,蛇的脊椎骨和肋骨數目增多;例如人有32塊脊椎骨,但有的蛇的脊椎骨超過400塊且成份亦有改變,某些附屬脊椎突起強化易碎脊骨的塑性,使其遊動時不會傷害到脊椎。蛇的運動至少可歸納成四種方式。
  取食上:由於蛇的體型修長且口器不大又沒有手腳捕捉獵物故在取食上面臨許多考驗。身體長的動物捕食可有兩種選擇,一為少量多餐,意即吃許多小獵物;另一為一次僅吃一隻大獵物。通常蜥蝪的捕食方式屬前者,而蛇很少採用此方式;但有些盲蛇吃螞蟻蛋或幼蟲或者有些海蛇吃魚卵卻是少量多餐型。因此大部份蛇採取一次僅吃一隻大獵物的方式。但是此一方式對蛇而言亦是困難重重,首先它必須捉到獵物並且殺死它,最後它必須吞下獵物並消化之。蛇本身無手又無腳不能像其它動物一樣輕易捕捉獵物,蛇因而演化出兩種捕食獵物武器,纏繞致死及分泌毒液,以達到捕食大型獵物的目的。既有毒液也需有特化的毒牙配合也才能克盡其功。毒液並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事實上它是由唾液特化而成的。所有肉食性脊椎動物所產生的唾液都是為消化而來的,不可避免的當注入獵物身體時唾液必成毒性,人類亦然。某些蛇類為快速得到獵物,它們的牙齒經演化而變的更大以便將唾液注入更深入獵物身體,以便得到食物。
 
 
 
 
推薦關鍵字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17070838

|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網站地圖|  科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