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ENGLISH | 兒童館 | CHILDREN | MyMuseum
| 進階檢索
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動物學 » 爬蟲類 » 學習資源
:::
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
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
*
				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
* 台灣蜥蜴介紹:印度蜓蜥
  動物的生殖模式,依胚胎養分的供給及出生形態可分為三類:1.胎生:胚胎所需養分由母體胎盤供給,受精卵留在母體內成長至幼體才生出(如牛);2.卵胎生:養分由胚胎自己供給,但受精卵留在母體內成長至幼體才生出(如印度蜓蜥);3.卵生:養分由胚胎自己供給,以蛋生出,藉溫度孵化(如短肢攀蜥)。現今研究蜥蜴生殖的學者,不再以此為分類依據,而以出生形態分類,以蛋生出就稱為卵生,以幼體生出就稱為胎生。印度蜓蜥的生殖模式屬於後者。為什麼有的蜥蜴是卵生,有的是胎生呢?是不是與溫度有關?生存於熱帶或亞熱帶的蜓蜥是否皆卵生?而生存於寒帶的蜥蜴採胎生?或者與吃牠們的掠食者有關?生存於霧社山區的蜥蜴除了印度蜒蜥外,麗紋石龍子、短肢攀蜥、箕氏攀蜥、台灣草蜥、蛇蜥等都是卵生,這些蜥蜴在相同生存環境下為何採取不同的生殖模式?諸如上述演化上的課題,將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印度蜓蜥首先於1912年被美國人Van Denburgh發表,其模式標本採集地位於台灣台南的關仔嶺,現保存於美國加州科學院。印度蜓蜥分佈於中國南部、中南半島等地。在臺灣,其分佈極為廣泛,從平地至海拔1,200公尺皆可見到牠的蹤跡;成熟個體的體重介於22克(雌蜥,含胚胎)至5克之間,吻肛長約60-90公釐。
食:
  印度蜓蜥的食性甚廣,由環節動物至昆蟲都有發現。由於在森林底層活動,因此腐植土內的無脊椎動物都有可能成為其佳餚;曾經見到印度蜒蜥鑽入腐葉中,口含蚯蚓,破土而出,通常對於口含佳餚的動物或人,我都會任其揚長而去。山壁上長了許多匐匐帶刺的刺蓼,春夏之季,枝頭上開滿了粉紅色的小花,蝴蝶和蛾常在野花間飛舞採蜜,此時印度蜒蜥會出現在剌蓼叢中,不時探出頭來,偶而可見小飛蝶遭其吞噬。所吃的東西皆以能量儲存起來,其貯存方式,並不像其他蜥蜴貯存於體背內側的兩塊黃色脂肪體(如雪山草蜥),而是貯存於肝臟;印度蜓蜥的肝臟重量,不論雌、雄,於每年冬眠季前的8、9月達到高峰,而生殖活動季的3-7月都很低,尤其是雌蜥的生產期-6月,更降到全年的最低點。
衣:
  印度蜓蜥體背呈褐色,這有利於在枯黃的落葉堆中活動。若不是牠對外物入侵異常敏感,我們很難在落葉堆中找到牠。這種高度敏感性,是印度蜓蜥求生存的一種手段,可閃避掠食者(如蛇)的捕食;但同樣的方法卻是我們發現牠蹤跡的契機,是福是禍很雖判定。只要一靠近牠出沒的地方,印度蜒蜥就會立刻反應,不是躲入樹葉堆中就是往山壁上鑽,若屬前者則被捕獲的機會大增,雖然機會較大,但也不會超過一半,明明看到牠躲進去,卻遍尋不著。若屬後者,只能望蜥興嘆,除了牠速度快外,滿佈的刺蓼也是我們考慮要不要追牠的原因之一。因此每次在2-3公里長的山壁間能捕獲到的數目有限。3月印度蜓蜥冬眠初醒,9-10月溫度漸漸降低,此時很難找到牠們的蹤跡。
住:
  印度蜒蜥居住在樹林邊緣森林底層,尤其是腐爛倒臥的樹幹更是牠們棲身的好地方,不僅食物豐富,且是最佳藏身之處;我們常在路旁和湖邊倒下的樹幹上發現印度蜒蜥活動其間。森林間溫暖潮濕,孕育各式各樣的動物,尤其是位於食物網較底層的碎食者,由樹木落下的枯葉,任其腐爛後能量回流至食物網所需的時間甚長,若由碎食者先食用枯葉,印度蜓蜥再捕食碎食者,蛇或鳥捕食印度蜓蜥,則能量流入食物網的速度快了很多。因此印度蜓蜥在森林的動植物中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在森林底層的棲地中尚有少數的麗紋石龍子生活其間,因為族群不大,所以此地仍以印度蜓蜥為主。
行:
  前面述及,印度蜓蜥對異物的入侵相當敏感,其逃跑的速度相當快,3-4公尺垂直的山壁絕不曾耗去牠們太長的時間:往往在發現牠們行蹤的時候,已經頭也不回的上了山壁頂端。印度蜓蜥腳部構造和攀蜥不同,蜓蜥腳較短,身體較接近地面,因此適合跑步,而攀蜥腳較長,腳趾長且利,適合攀爬;筆者在二年的研究期間從未見過印度蜓蜥上過樹。
育:
  梅雨季過後,6-7月是印度蜓蜥生產的季節;4月時,雌蜥卵巢內有成熟的受精卵,6月時可在胚胎中見到成形待出生的小蜥,7月幼蜥出生,野地隨處可見幼蜥游走,此時幼蜥的體重和吻肛長約為0.36克和28公釐,一個月後,其體重和吻肛長各為1.15克和38公釐,生長相當快速。雌蜥每胎所生幼蜥個數介於4-1l隻之間;比較20隻雌蜥的吻肛長和產量發現有正相關,顯示體長愈大的雌蜥可生較多隻的幼蜥,這與台灣飛蝌科的蜥蜴截然不同。其演化上的意義尚待更深入探討。
綜合上述,印度蜒蜥的生殖週期約略分為:(1)生殖活動期:3-7月;(2)能量攝取期:8-9月;(3)冬眠期:10-2月。
 
 
 
 
推薦關鍵字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17079972

|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網站地圖|  科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