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ENGLISH | 兒童館 | CHILDREN | MyMuseum
| 進階檢索
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動物學 » 兩棲類 » 兩棲類學習資源
:::
外型與功能
外型與功能
  無論骨骼、牙齒、脂肪體和蚓螈的其他結構以及分子上的資料,都顯示出牠們和蠑螈以及青蛙的關係非常相近,也因此能夠成為兩生綱之中的一份子。牠們顯然在演化歷史當中很早就經歷了相當大的改變。隨著身體的延長,牠們失去了附肢(現生的蚓螈物種從未見過具有附肢或帶的退化器官)和尾巴(只有位在系統發生基部的蚓螈具有由4-20節脊椎組成的尾巴)。牠們的頭骨變為沉重的骨質狀且當牠們必須忍受地底生活型態時眼睛也退化了。
  今日,蚓螈在許多地區以密度極低的型態生活著,但在某些地區的量仍然非常的大,特別是中國南部的迦納(Ghana)以及中美洲的一些地區。目前牠們已經在熱帶地區遍布各地。牠們非常不容易被觀察到,很少從洞穴中出現,雖然在美洲南部的水生物種偶爾會意外地在漁民的圍網中捕捉到。與大型蚯蚓的相似性是來自圍繞在身體上分節的環,而水生的物種則是經常被誤認為鱔魚(synbranchid eel)。
  蚓螈在體型上的差異相當大,來自非洲西部最小型的種類於成熟時僅僅只有7公分;而最長的是位於哥倫比亞的湯普生真蚓螈(Caecilia thompsoni),長度可達1.6公尺(5.2英呎),其他的外型則較短但較肥胖;黑真蚓螈(Caecilia nagricans)有80公分(31英吋)長而身體直徑達到4公分(1.6英吋)。
  蚓螈是擅長挖洞的動物,無論是在土壤或水底。牠們用頭部當作鏟子來挖掘或是在泥巴中戳洞找尋食物。牠們的頭部為此用途已被結實地骨質化且皮膚與身體緊緊地黏附著,底層與骨頭結合在一起使得挖洞時不至於被剝開。移動是藉由身體的起伏的方式,由頭部向後產生肌肉活動的波動。曲度是由身體抵抗土壤或水而形成,於是產生了向前移動的力量。圍繞在身上分節的環則尚未被證明在移動中扮演何種角色。
  蚓螈的皮膚很光滑,外層因含有幾丁質而稍微被強化,內層含有許多的黏液腺和數量不等的毒腺,分泌的毒液對包含人類在內的掠食者而言毒性很高。有許多物種其分節的環上方鱗片也具有色斑,這些鱗片在結構和胚胎起源上和魚鱗相似但和爬蟲類的鱗片不同。蚓螈的鱗片有逐漸消失的趨勢,系統發生基部的(始祖的或「原始的」)物種沿著牠們的身體長度全部都有鱗片,其他的則只有在分節的環背面才有,而衍生到最後的物種則是完全缺少鱗片。
  蚓螈擁有發育完全的免疫系統,近期關於神經解剖學的研究工作指出牠們的大腦及周邊神經在結構模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獨立生存的幼體在皮膚上具有力學感應器官及電感應器官。大部分的蚓螈只有一個完整發育的肺,而有些水生的盲遊蚓螈則是兩個肺都有發育,但有一個種類沒有肺。所有的蚓螈都會經由牠們的皮膚及嘴巴內膜進行大量的氣體交換。
 
 
 
 
推薦關鍵字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17069737

|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網站地圖|  科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