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ENGLISH | 兒童館 | CHILDREN | MyMuseum
| 進階檢索
地質學
化石 >
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微體動物
脊椎
動物
無脊椎
動物
微體
動物
澄江生物植物化石
澄江
生物
植物
化石
 
岩礦 >岩心 >
礦物火成岩
礦物火成岩
地質鑽探
地質
鑽探
沈積岩變質岩
沈積岩變質岩
  
動物學
植物學
人類學
藻類學
菌類學
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地質學 » 火成岩
選單無法顯示請聯絡網站管理員
:::
 


 岩漿活動
 火山作用
 火山的活動
 臺灣的火山區
 臺灣的三大火山分布區
 臺灣東部火山頸地質地形景觀
 火山頸柱狀節理排列方式
 海岸山脈地區火山通道、火山頸景觀
 綠島地區火山通道、火山頸景觀
 蘭嶼地區火山通道、火山頸景觀
  一、火山作用與火山地形
一、岩漿活動
  在地球表面火山噴發是一種巨大而強烈的自然現象。火山材料的來源可以深達二百公里,而火山作用可以影響至大氣的平流層。大部分的火山作用都掩藏在地下進行,一般我們只能觀察到噴發現象。熔融的岩漿流出地表,冷卻而成火山岩。有些岩漿在地殼內固化而成深成岩。深成岩的生成無法直接觀察,但由於地殼之隆起抬升和長期的侵蝕作用,深成岩才能暴露於地表。
 
岩漿的成分
岩漿的成分主要是矽酸鹽和一部分揮發分。 矽酸鹽元素以氧為最多,常以氧化物表示,其中以二氧化矽(SiO2)為最多。二氧化矽與其他金屬氧化物間有消長關係。因此岩漿中二氧化矽的多寡,也成為劃分的標準;岩漿的黏度也與其關係較大。岩漿固結後,二氧化矽與其他的氧化物組成矽酸鹽礦物。
 
揮發分
  揮發分也稱為火山瓦斯(氣體)。根據現代的火山記錄,岩漿中含有大量的揮發分,以水蒸氣為主,約占揮發分總量的60-90%,其次為CO2、SO2、Cl2、CO、H2、N2等。一般而言,揮發分多而壓力大時,火山的爆發力便大。在地下深處壓力大的條件之下,揮發分可溶於岩漿之中,不僅能降低岩漿的黏度,使之易於流動;而且能降低礦物的熔點,延緩岩漿結晶的時間,並結晶出含揮發分的礦物。在地殼淺處,由於壓力降低,揮發分大量呈氣相析出,在適當條件下,可能攜帶金屬或其他有用元素,在合宜的地質狀況下形成氣成和熱液礦床。此外火山的強烈爆發,也是由於揮發分的大量富集,突然釋放造成;火山爆發時,首先噴出的也主要是揮發分。
 
岩漿的溫度
  岩漿的溫度,可以直接從噴發中的熔岩流測定出來,也可以用間接的方法求出。噴出熔岩的溫度範圍一般為700 ~ 1300℃之間。玄武岩一般為1000 ~ 1300℃,安山岩一般為900 ~ 1000℃,流紋岩一般為700 ~ 900℃。成分愈酸性(二氧化矽含量愈高),溫度愈低。
   同一熔岩流,其不同部位的溫度也不同。一般來說,在近表層下部溫度最低,而於熔岩流中心部分溫度最高。
   熔岩流隨著溫度的降低,流動性減小,並趨於固結。玄武岩剛噴出地表的溫度約為1050 ~ 1200℃,當溫度降至1000℃時,熔岩流的表層開始凝成玻璃質,但仍為熾熱的紅色;溫度再下降,表層凝成薄的塑性外殼,殼下仍為液態;當溫度降至900℃時,塑性外殼中約含有大半的玻璃質,雖仍為紅色灼熱狀態,但開始龜裂產生節理。在熔岩流溫度尚大於800℃時,熔岩流仍可流動。但當溫度低於800℃時,熔岩流就停滯不再流動。
 
岩漿的黏度
  黏度是岩漿重要的特性指標之一。黏度是指液體或半流體流動的難易程度,黏度愈大的物質,越難流動。火山的噴發型式是依岩漿的特性而定,尤其是岩漿的黏度,或者說是岩漿的流動性。黏度小則流動性大;黏度大則不易流動,因此岩漿中的氣體也不易逸散。岩漿的黏度與岩漿的氧化物、揮發分、溫度及壓力有關。一般而言,岩漿的黏度和岩漿本身所含的二氧化矽的量成正比,二氧化矽的含量愈高黏度愈大,愈不易流動;反之則黏度愈低。
 
不同黏度所產生的特性
 
岩漿的生成和流出
  火山活動是指在地下深處的岩漿上湧或流至地面的現象。所以火山活動的探討,就是瞭解地下深處岩漿生成和上升流出地面的原因。我們所看得到的火山活動,只是從岩漿流到地面上開始,到活動停止這一段期間的各種現象而已。在地下進行的活動部分無法直接看到,必須使用別的方法來推測,所以關於火山活動的過程一直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岩漿為大規模岩石材料經部分熔融而成,它主要包含了矽酸鹽熔體及一些其他岩塊,這些岩塊可能是源區中未能熔化的高溫耐火殘餘或從岩漿庫周遭擄獲或岩漿本身早期的結晶;有時它也包含了一些水汽、硫化物、氧化物和氣體。 岩漿噴出地表而形成噴出火成岩,是為火山岩或稱噴出岩。地質學上常利用岩石中二氧化矽(SiO2)的含量,將火山岩加以分類,分為流紋岩(SiO2的重量百分比大於66%)、安山岩(SiO2的量介於52% ~ 66%之間)及玄武岩(SiO2的量介於52% ~ 45%,含量在45%以下者為超基性岩)。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17031624
|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網站地圖|  科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