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 –<i>Glischrochilus (Librodor) japonicus</i> Motschulsky, 1858 大紅斑出尾蟲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Glischrochilus (Librodor) japonicus Motschulsky, 1858
大紅斑出尾蟲

~~ 簡介 ~~

* 圖說:大紅斑出尾蟲 標本之背面* 作者:助理 梁輝弘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大紅斑出尾蟲 標本之背面
* 作者:助理 梁輝弘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Glischrochilus (Librodor) japonicus (Motschulsky, 1858) 大紅斑出尾蟲

出尾蟲科(Nitidulidae)全世界已知種類有351屬約4500種,被分為10個亞科,是多樣性極高的一群。小型到中小型甲蟲,體長小於2cm。體型多半為長條形、長橢圓形或卵圓形,扁平或背方拱起,體色以黃褐色、紅褐色和黑色為主,一些類群具有黃色或紅色斑紋。頭部外露於前胸背板,複眼突出頭部兩側,觸角長度短於或約等於前胸背板寬度,10–11節,第1節長,末端1–3節膨大型成緊密的球桿部,中間各節短小;部分類群具有發達的大顎;前胸背板多半為半橢圓形,表面無明顯凹凸構造;翅鞘長度不一,有的完全遮蓋腹部,有的腹部尾節露出,少數翅鞘僅達腹部一半,但整體而言翅鞘不到前胸背板長的2倍;表面光滑或密佈點刻,少數形成點刻列;足短,各足的基節橫長,脛節末端變寬,跗節型式為5-5-5(前、中、後足皆5節跗節),第4節短小,各節皆無葉狀墊。成蟲和幼蟲棲息在類似的環境中,尤其是枯倒木眾多和土壤濕度高的森林,以各類真菌為食,但是也有演化出專門取食植物柔軟部位或果實的類群,甚至能危害人類生產的乾貨,另有少數類群則發展成為捕食性,被人類用來作為生物防治的天敵。成蟲多半自由生活而不鑽隧道,除真菌外也會取食樹木流出的汁液。有些種類能傳播植物的真菌病原。

根據Kirejtshuk (2005)的報告,出尾蟲科在臺灣有82種的紀錄,他同時指出臺灣可能有3種GlischrochilusLibrodor亞屬的出尾蟲,本種為經過檢查標本確認的一種,另一種尚未發表,而被Jelínek(1999)鑑定為G. (L.) becvari Jelínek 的(原產地是雲南)應該是別的種類。本屬的出尾蟲雄性具有發達的大顎,翅鞘上具有紅色或黃色斑紋,很容易辨識。

本種分佈在日本、朝鮮半島、中國、臺灣、印度北方與東南亞各地,是古北區的東亞地區和東方區各地最常見的物種。Grouvelle在1914年根據紹達(H. Sauter)採的標本,首度記錄本種分佈於臺灣,如集集(Chip Chip)和關山(Alikang),而散佈在世界各地博物館的紹達標本則尚有採自大林(Taihorin)、鳳山(Hoozan)等地的紀錄。在臺灣分佈在低海拔到中低海拔山區。成蟲出現在夏天到秋天,常出現在樹幹流出的汁液上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