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兩棲–巴氏小雨蛙Butler's narrow-mouthed toad(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首頁
 分享 / 儲存 | 翻譯: 
巴氏小雨蛙
英文名:Butler's narrow-mouthed toad 學名:Microhyla butleri

~~ 簡介 ~~

俗名:粗皮姬蛙。本種數量稀少,零散分布於中南部低海拔山區,在嘉義、恆春半島及墾丁國家公園等地均有紀錄;也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各省及中南半島等地。繁殖期以春夏兩季為主,5~6月為高峰期。

相近種類比較:小雨蛙及黑蒙西氏小雨蛙皮膚光滑,沒有疣粒。小雨蛙及史丹吉氏小雨蛙指趾間無吸盤。

~~ 分類階層 ~~

分類階層
中文名稱
拉丁文名稱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abrata
綱: 兩生綱 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狹口蛙科 Microhyidae
屬種: 巴氏小雨蛙 Microhyla butleri
特有種地位: --

~~ 形態特徵 ~~

成體特徵:為小型蛙類,體長約2~2.5公分,體型略呈三角形,皮膚粗糙。體背呈灰或灰黑色,上面散生許多顆粒狀或不規則短棒狀突起,無背中線;腹面白而光滑,無斑紋。吻尖,喉部有灰褐色雲狀斑,鼓膜不明顯。

四肢細小,指趾膨大成吸盤狀,背面皆有黑褐色橫紋。雄蛙喉部顏色較深,有外鳴囊和雄性線。

蝌蚪特徵:體長9.0~11.2公釐(34~36期)。口位於吻的頂端,吻端寬廣呈卵圓型,腹中位有噴水孔。背面半透明呈草綠色,眼部有金屬光澤;尾鰭寬有細紅點,邊緣略帶黑色,尾端尖細呈黑色絲狀。

卵特徵:卵徑約1公釐,呈黑褐色,會連成片狀漂浮於水面。

~~ 分類學研究 ~~

建立者(Author) Boulenger, G.A.
建立年代 1900
發現者 --
發現年代 --
發表文獻 Boulenger, G.A. 1900. Descriptions of new Batrachians and Reptiles from the Larut Hillss, Perak.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7(6): 186-193.
模式類別

【全模--

副模】--
學名異動

Microhyla butleri Boulenger, 1900.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7(6): 188.

Microhyla boulengeri Vogt, 1913. Sitzungsberichte der Gesellschaft Naturforschender Freunde zu Berlin, 1913: 222.

Microhyla latastii Boulenger, 1920.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9)6: 107.

Microhyla sowerbyi Stejneger, 1924. Occasional Papers of the Boston Society of Natural History, 5: 118.

Microhyla grahami Stejneger, 1924. Occasional Papers of the Boston Society of Natural History, 5: 119.

Microhyla cantonensis Chen, 1929. China Journal, 10: 338.

Microhyla (Microhyla) butleri Dubois, 1987. Alytes, 6: 3.

~~ 生態習性 ~~

一般生活在丘陵地、果園、闊葉林落葉堆、水稻田或水溝邊的淺草叢及田埂。平常棲息在落葉間,雨天時較活躍,可聽見雄蛙「歪!歪!歪!」如蟲鳴般的叫聲;繁殖期時,會出現在水邊草叢或水溝落葉堆中。交配後,通常將卵產在靜止水域或暫時性的水潭中。

~~ 典藏標本 ~~
圖示 館號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00001063
~~ 參考文獻 ~~
書名/期刊名 著者/編者 篇章名 出版年 卷數/期數 頁次 電子檔
台灣兩棲爬行動物圖鑑 呂光洋
杜銘章
向高世
1999 343
賞蛙圖鑑 楊懿如 1998 143
台灣的兩棲類 呂光洋
陳世煌
1982 190
台灣的兩棲類動物 呂光洋
賴俊祥
1990 110
花蓮的蛙類 楊懿如
李卉
1999 79
南投縣的兩棲類 盧堅富 1995 87
夜?邞漸磎T樂團 關永才 1998 79
中國珍稀及經濟兩棲動物 葉昌媛
費梁
胡淑琴
1993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