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棘皮動物–<i>Goniodiscaster forficulatus</i> 鋏角盤海星(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首頁
 分享 / 儲存 | 翻譯: 
Goniodiscaster forficulatus (Perrier, 1875)
鋏角盤海星

~~ 簡介 ~~

  鋏角盤海星Goniodiscaster forficulatus屬於瘤海星科Oreasteridae。具有5腕,體扁平,腕的橫切面呈長方形,腕末端略向上翹,端板明顯膨大且翹起,標本堅實,不易斷裂。R(輻長)/r(間輻長) = 5.5公分/2.3公分。上、下邊緣板明顯,上面覆滿顆粒體及少數瓣狀叉棘。背板上覆滿顆粒體,每個板中間有1~2個瓣狀叉棘。數個中央背板有1~2個膨大的顆粒體或短棘。篩板1個,裸露,直徑約0.1公分,上面有許多凹溝。肛門位於體盤中央,被10個左右的長顆粒體包圍,不易發現。腹板顆粒體較背板稀疏,上面有1~3個瓣狀叉棘。步帶棘5~9個一組,呈掌狀,大多8個,中間3~7個較長,前後兩個短小。第2步帶棘4~6個一組,中間兩個膨大。步帶溝狹小,被步帶棘遮住。口板不明顯,外側有4~6個大直立棘,排成一列,內側顆粒體短棘狀且排成兩列,每列6~8個。口棘排成一列,呈V字形,每側約有10個,前2個較大且長。管足兩列。動物為紅棕色,背板及上緣板上有呈明顯的紫紅色斑塊,腕末端為淡棕色。棲息於近岸的大陸棚,水深160公尺,泥底。

  分布於孟加拉灣、印度東部、菲律賓群島、日本,東中國海及南中國海,南沙,台灣西岸。模式標本採於菲律賓。

* 圖說:鋏角盤海星反口面標本照,R=5.5公分* (趙世民 攝影)* 作者:趙世民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趙世民##* 圖說:鋏角盤海星反口面標本照,R=5.5公分
* (趙世民 攝影)
* 作者:趙世民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趙世民##
* 圖說:鋏角盤海星口面標本照* (趙世民 攝影)* 作者:趙世民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趙世民##* 圖說:鋏角盤海星口面標本照
* (趙世民 攝影)
* 作者:趙世民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趙世民##
* 圖說:鋏角盤海星腕足反口面* (趙世民 攝影)* 作者:趙世民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趙世民##* 圖說:鋏角盤海星腕足反口面
* (趙世民 攝影)
* 作者:趙世民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趙世民##
* 圖說:鋏角盤海星腕足口面* (趙世民 攝影)* 作者:趙世民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趙世民##* 圖說:鋏角盤海星腕足口面
* (趙世民 攝影)
* 作者:趙世民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趙世民##

~~ 分類地位 ~~

界: Animalia 動物界
門: Echinodermata 棘皮動物門
綱: Asteroidea 海星綱
目: Valvatida 有瓣目
科: Oreasteridae 瘤海星科
屬: Goniodiscaster 角盤海星屬
學名: Goniodiscaster forficulatus (Perrier, 1875)
中文名: 鋏角盤海星
中文別名: --
同物異名: Goniodiscus forficulatus Perrier, 1875
Goniodiscaster forficulatus Fisher, 1919
~~ 典藏標本 ~~
圖示 館號 採集地中文名 標本狀態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002597-00024 臺南縣馬沙溝附近海域 成體﹝Adult﹞
~~ 參考文獻 ~~
書名/期刊名 著者/編者 篇章名 出版年 卷數/期數 頁次 電子檔
The Echinoderms of Southern China Yulin Liao
Ailsa M. Clark
The Echinoderms of Southern China 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