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台灣漢人民間信仰–造型演變(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首頁
 分享 / 儲存 | 翻譯: 
造型演變

~~ 簡介 ~~

 

教傳入中國後,觀音由男相轉變為女相,不同朝代因女性的意像差異,也影響觀音的造型:

東晉到北周觀音造像主要以男性為主,手持柳枝和淨瓶的觀音,仍經常被塑造成英俊王子的形象;

隋代觀音像對稱而工整,體型偏小;

唐代以後,觀音變成了女性,造形則以印度化式的妝扮身型自然隨意;

宋代觀音像簡單樸質但威嚴十足;

遼金元時代在五官和服飾上帶有濃厚的外族氣質;

明代神像裝飾華麗富有官式作風;

清代不再有神佛氣味,簡化為着白衣、面容慈悲祥和的人格化婦女(邵于婷、林振陽、蔡宏政 2006)。

 

* 圖說:木雕觀音* 作者:陳佩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木雕觀音
* 作者:陳佩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木雕蓮座觀音* 作者:陳佩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木雕蓮座觀音
* 作者:陳佩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木雕自在觀音* 作者:陳佩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木雕自在觀音
* 作者:陳佩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木雕蓮座觀音* 作者:陳佩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木雕蓮座觀音
* 作者:陳佩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參考文獻 ~~
書名/期刊名 著者/編者 篇章名 出版年 卷數/期數 頁次 電子檔
Imges of Kuan-yin in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Yu chun-fang Imges of Kuan-yin in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1990 1 / 8 221-285
寶卷文學中的觀音與民間信仰 于君方 寶卷文學中的觀音與民間信仰 1993 333-351
觀音 于君方 觀音-菩薩中國化演變 2009 634
臺灣之寺廟與神明(三) 仇德哉 臺灣之寺廟與神明(三) 1983 313
明末清初觀音信仰與求子故事的書寫 吳靜芳 明末清初觀音信仰與求子故事的書寫 2010 / 14 95-140
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 李貞德 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 1994 / 2 251-270
艋舺龍山寺 李乾朗 1989 76
自在遍觀觀世音 沈詩醒 自在遍觀觀世音 2008
觀音 邢莉 觀音:神聖與世俗 2000[1995] 400
觀音故事與觀音信仰研究 周秋良 觀音故事與觀音信仰研究 2009 515
從南部地區的「巖仔」來看台灣的民間佛教 林美容 從南部地區的「巖仔」來看台灣的民間佛教 1995 2 / 33 1-40
台灣觀音信仰的主要型態 林美容 台灣觀音信仰的主要型態-兼論民間佛教與信仰的關係 2009 1 / 59 1-20
台灣的民間佛教傳統與「巖仔」的觀音信仰之社會實踐 林美容
蘇全正
台灣的民間佛教傳統與「巖仔」的觀音信仰之社會實踐 2003 3 / 2 2-34
琉球觀音信仰研究 林國平 琉球觀音信仰研究 2010 / 1 85-121
宗教性關懷與形象-臺灣當代散文的觀音書寫 林淑媛 宗教性關懷與形象-臺灣當代散文的觀音書寫 2004 / 1 79-95
佛光人間衛視觀音經典劇場的敘事分析與宗教意義 林淑媛 佛光人間衛視觀音經典劇場的敘事分析與宗教意義 2007 / 3 1-28
隨唐至明清之觀音佛像造型研究 邵于婷
林振陽
蔡宏政
隨唐至明清之觀音佛像造型研究 2006 / 1 43-52
觀音與中國佛像巡禮 馬元浩 觀音與中國佛像巡禮 2008 300
步道8蓮鄉白河步道 張溪南
李榮宗
2001 179
解讀觀音 陳怡安 2011 36-47
從清代僧官制度看台灣媽祖宮的僧侶住持 陳清香 從清代僧官制度看台灣媽祖宮的僧侶住持 2009 1 / 59 49-80
艋舺龍山寺的觀音信仰文化與祭祀活動 辜神徹 艋舺龍山寺的觀音信仰文化與祭祀活動 2009 1 / 59 115-171
南灜歷史與風土 黃文博 1995 431
走過黑夜走過山林 黃文博 2010 303
觀音 鄭僧一 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 1987 179
火山大仙寺 釋證授 火大大仙寺史略 不明 30
觀音信仰と民俗 横田健一 觀音信仰と民俗 1990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