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台灣史前文化–田野照Fieldwork photography(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首頁
 分享 / 儲存 | 翻譯: 
田野照
Fieldwork photography

~~ 簡介 ~~

埔遺址位於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大肚溪(烏溪)北岸的河階上,範圍東至營埔巷一線,西至渡船頭聚落附近,南至大肚溪河堤,北至縱貫線鐵路一帶。遺址的分布範圍相當廣大,南北長約1000m,東西寬約 500m,面積約 450,000㎡。當地的地勢大致平坦,高程約在海拔 23–25m之間,略呈北高南低。

埔文化雖然分布範圍廣大,遺址眾多,在台灣史前文化史上的地位重要,但作為營埔文化的命名遺址—營埔遺址,早期的幾次發掘都只發表了簡報,對於遺址的內涵,描述得較為簡略。在1964年之後,考古學者未再發掘營埔遺址,只進行多次地表調查與採集工作, 19721974年間,由張光直主持的「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計畫」,雖然以營埔文化為主要研究對象之一,卻沒有再發掘營埔遺址。

1992年至1999年之間,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曾多次前往營埔遺址進行地表調查,亦曾經委託國立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的陳浩維教授,進行小規模的透地雷達探測。但因為當地大部分是水稻田,而且農民習慣以大型機具整地及構築梯田,所以不容易找到合適的地點進行考古發掘。

19998月,在渡船頭聚落附近進行地表調查時,發現在廣明編織廠前的果園中,除了因為種樹而挖掘了一些坑洞之外,大致上未經破壞;由挖出來的泥土中,及坑洞的斷面上,可看見許多陶片與石片等史前遺物。判斷,當地的文化層保存情形較好,史前遺物豐富,而且是營埔遺址上少數未闢為水田的土地,很適合進行發掘。

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的考古隊,於1999823日至1018日發掘營埔遺址,期間曾因921大地震而停工2週,總計30個工作天,挖掘了 8 2m×2m的探坑,加上拓坑,面積合計約 38㎡。發掘規模雖然不大,但出土的遺物卻很豐富。﹝何傳坤、劉克竑 2006﹞

* 圖說: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遺址遠眺*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遺址遠眺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露出地表的標本* 攝影者:劉克竑、趙啟明、林德牧等*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露出地表的標本
* 攝影者:劉克竑、趙啟明、林德牧等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遺址環境 ~~

次發掘的地點,位於台中縣大肚鄉渡船頭聚落東南方約 300m處,在廣明編織廠南側,一小片長條形的果園中(地號為大肚鄉追分段1015號),果園的寬度只有10m,加上旁邊的水泥通道,寬度也只有16m,長度約80m,兩側都是水稻田,南端連接河堤道路。發掘地點位置的經緯度為北緯 24°07’08”,東經 120°32’49”;二分帶坐標系統為 E203946m× N2668256mTWD67)或 E204775m× N2668050mTWD97),此處位於營埔遺址的西南邊緣地帶,距離現在的烏溪河床北岸約 60m。果園的地表高程約海拔 24m;發掘標準面由考古隊自訂,高出地表約30㎝。 ﹝何傳坤、劉克竑  2006﹞

* 圖說: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營埔遺址周圍環境-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營埔遺址周圍環境-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營埔遺址周圍環境-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營埔遺址周圍環境-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營埔遺址位置圖*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營埔遺址位置圖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營埔遺址空照圖*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營埔遺址空照圖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發掘現場 ~~

掘探坑主要集中在果園內的遺物密集區內,共開設 8 2m×2m的探坑,都是磁南北向,以發掘次序之先後,編號為P1P8。發掘採人工水平層位,每一層挖掘10㎝,直到人類活動現象結束為止,最深的探坑挖到地面下160㎝。為方便記錄,每一個2m×2m的探坑,又劃分為41m×1m的小單位,將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角,分別名為abcd四區。由於地面上 有為了種植果樹,以挖土機挖掘的坑洞,探坑只能挑選坑洞與果樹之間的隙地挖掘,因此排列得不很整齊。部分探坑之間原來留有界牆,探坑挖掘結束之後,將界牆拆除,取出其中的史前遺物。

次發掘營埔遺址的目標如下:

一、以小規模探坑試掘的方式,探究營埔遺址文化層的堆積情形,並採集考古遺物。

二、深入了解營埔文化的命名遺址—營埔遺址的內涵,包括遺物、遺跡、生態遺留、年代等資料。

三、試圖利用出土的考古資料,復原過去營埔遺址居民的生活方式。

四、以出土資料,作為了解營埔遺址內文化變遷的過程,以及與其他相關考古遺址及考古學礎。 ﹝何傳坤、劉克竑 2006﹞

* 圖說:發掘現場工作現況*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發掘現場工作現況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決定探坑開始挖掘*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決定探坑開始挖掘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挖掘工作-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挖掘工作-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挖掘工作-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挖掘工作-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挖掘工作-3*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挖掘工作-3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挖掘工作-4*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挖掘工作-4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遺址發掘現場繪圖*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遺址發掘現場繪圖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督導遺址現場發掘* 攝影者:劉克竑、趙啟明、林德牧等*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督導遺址現場發掘
* 攝影者:劉克竑、趙啟明、林德牧等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發掘位置圖*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林德牧拍攝,趙啟明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發掘位置圖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林德牧拍攝,趙啟明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探坑分布圖*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林德牧拍攝,趙啟明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探坑分布圖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林德牧拍攝,趙啟明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探坑面貌 ~~

* 圖說:第一號探坑*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一號探坑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二號探坑- 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二號探坑- 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二號探坑- 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二號探坑- 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二號探坑- 3*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二號探坑- 3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三號探坑- 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三號探坑- 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三號探坑- 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三號探坑- 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四號探坑- 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四號探坑- 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四號探坑- 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四號探坑- 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五號探坑- 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五號探坑- 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五號探坑- 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五號探坑- 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五號探坑- 3*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五號探坑- 3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五號探坑- 4*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五號探坑- 4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六號探坑- 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六號探坑- 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六號探坑- 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六號探坑- 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七號探坑- 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七號探坑- 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七號探坑- 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七號探坑- 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3*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3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4*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4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5*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5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6*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6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7*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7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8*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8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9*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9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第八號探坑- 10*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第八號探坑- 10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標本出土 ~~

*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1*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1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2*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2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3*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3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4*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4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5*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5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6*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6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7*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7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8*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陶片標本出土-8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挖掘現場篩洗陶片標本*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挖掘現場篩洗陶片標本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陶器標本出土*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陶器標本出土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玉玦標本出土*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玉玦標本出土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石器標本出土* 攝影者:劉克竑、趙啟明、林德牧等*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石器標本出土
* 攝影者:劉克竑、趙啟明、林德牧等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