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藍錐礦 Benitoite
|
~~
簡介
~~
長久以來藍錐礦都被誤認為藍寶石,直到1907年才由美國礦物學家Louderback鑑定出來是一種新的礦物,並以美國加州San Benito發現地來命名。
藍錐礦的晶體多呈錐狀,顏色以藍色至深藍色居多,偶見白色或無色,粉紅或紫藍色就顯得格外的少。白色條痕,玻璃光澤,硬度為 6.5,比重達 3.64,在紫外線短波段的照射下會發出藍白色螢光。此種礦物在自然界相當罕見,晶體稍大且色澤優美者,可作為寶石之用。
|
~~
物理性質
~~
晶系:六方晶系
晶體:錐狀、板狀、扁平狀
集合體型態:
硬度:6.5
解理/斷口:解理{10Ī1}不完全;貝殼狀到參差狀斷口
光澤:玻璃光澤
顏色:藍到深藍、無色、白色、粉紅、紫藍
條痕:白色
比重:3.64
其他:(1)在紫外線短波段照射下會發出明亮的藍白色螢光
(2)有很強的多色性
(3)具脆性
|
~~
化學特性
~~
化學成分:BaTiSi3O9
化學分類:矽酸鹽
化學性質:不溶於鹽酸,但在氫氟酸中易受溶蝕
|
~~
野外產狀
~~
在自然界中相當罕見,有些產在由熱水換質而來的蛇紋岩內,並與鈉沸石、柱星葉石(Neptunite)等共生,有的則在正長岩(Syenite)的孔洞內被發現。
|
~~
重要產地
~~
(1)美國Alaska的Diamond Jo quarry、California的Dallas gem mine和Numero Uno mine和Rush Creek area等地
(2)比利時L'Ourthe Valley的Esneux and Streupas
(3)日本Niigata Pref. 的Ohmi附近
(4)韓國
|
~~
主要用途
~~
(1)晶體較大且色澤優美者,可作寶石之用
(2)可作為電子微探分析之螢光標準礦物
|
~~
鑑定特徵
~~
(1)硬度 6.5
(2)晶體多呈藍色至深藍色,且晶體以錐狀較為常見
(3)比重 3.64
(4)在紫外線短波段照射下,會發出明亮的藍白色螢光
(5)不溶於鹽酸,但可被氫氟酸溶蝕
|
~~
典藏標本
~~
圖示 |
館號 |
產地 |
 |
NMNS000677-P002723 |
美國加州(California, USA) |
 |
NMNS003121-P006371 |
美國加州(California, USA) |
 |
NMNS004339-P008895 |
美國加州(California, USA) |
|
~~
參考文獻
~~
書名/期刊名 |
著者/編者 |
篇章名 |
出版年 |
卷數/期數 |
頁次 |
電子檔 |
Dana's New Mineralogy |
R. V. Gaines H. C. W. Skinner E. E. Foord B. Mason A. Rosenzweig |
Dana's New Mineralogy |
1997 |
|
1222-1223 |
|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Minerals and Rocks |
J. Kourimsky |
|
1977 |
|
270-270 |
|
The Henry Holt Guide to Minerals, Rocks and Fossils |
W. R. Hamilton A. R. Woolley A. C. Bishop |
|
1989 |
|
81-8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