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民族–弓箭(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首頁
 分享 / 儲存 | 翻譯: 
弓箭

~~ 簡介 ~~

美族主要的武器有槍、弓箭、佩刀和盾牌。弓箭用於狩獵,亦用於戰爭,為遠攻武器。其弓都是平攻的形式,在弛時有平直如棒的,也有略呈弧形的。然而阿美族的平弓卻沒有一般的台灣平弓的特點,不具弦槽。

* 弓箭*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弓箭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形制 ~~

美族的弓都是平攻的形式,在弛時,有平直如棒的,也有略呈弧形的。弓的各部位名稱如下:弓身votsol是指竹製或木製的弓桿;梢是指弓身的兩端,分梢頭與梢尾,梢頭有“突出”,為扣弦之用,梢尾有“凹頸”,並裝有鐵梢,也有兩端皆有“突出”而不加鐵梢者。弓把,是弓身中央,射箭時握手之處;弦是繫於弓桿上的繩索,其兩端各扣住梢頭及梢尾;繩圈則是指弦扣住梢頭的一端所成的圈,通常是兩個圈,可以稱之為“8”字形圈,亦有三個圈的,稱之為“雙8”字形圈,弛時扣上圈,張時扣下圈或中下圈。

箭的各部分名稱如下:箭鏃是指鐵製和竹製的箭頭,鐵的箭頭包括鏃及鏃柄兩部分,鏃是指鋒及刃,鏃柄指非刃部分,其一端插入箭桿,計算長度時,僅記其露於桿外部分;箭桿指竹製的桿;扣則指桿末的缺口,箭上弓時即藉此缺口扣弦。

* 弓箭*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弓箭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製作方法 ~~

弓的材料,木弓以la’olau樹為佳,因為這種木料富有彈性。竹弓大都取用vatonai竹的「原生桿」的中段,因為竹心小竹肉厚,最適宜製弓。

做弓的材料,不論竹、木,在劈削成形以後,必須先烤乾,才能使用。弓的長短,以與使用者的肩齊高最恰當。

弦大都用麻繩,也有用樹皮纖維搓成的,如lolan樹的樹皮纖維和tsepol樹下垂的枝子的纖維等,都可以搓製成弦,不過沒有麻質的堅固耐用。

箭屬於單鏃箭類。原始的箭有二種:一種是將竹竿的一端削尖或加套一段較原竿粗大的竹節為箭頭。另一種是剖取山棕樹vokou的樹心做箭頭,待晒至半乾時,把它放在石上磨尖,再放在火上烤乾,越乾越利,然後把它插入竹,竹竿外用籐紮緊。

鐵器傳入後,就改用鐵鏃箭了。木鏃箭早已廢置不用,現在可以找到的標本只有竹鏃箭和鐵鏃箭,前者專用於射鳥,後者則用於獵獸和殺敵。

* 弓箭*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弓箭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使用方式與用途 ~~

箭用於狩獵,亦用於戰爭,為遠攻武器。為易於射起見,他們常在箭鏃及箭桿前端塗抹一些樹脂。

* 弓箭*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弓箭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典藏標本 ~~
圖示 館號 品名 族群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0393.0001 弓箭 阿美(Amis)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0393.0002 弓箭 阿美(Amis)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0393.0003 弓箭 阿美(Amis)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0393.0004 弓箭 阿美(Amis)
~~ 參考文獻 ~~
書名/期刊名 著者/編者 篇章名 出版年 卷數/期數 頁次 電子檔
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 王嵩山 1999 256
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王嵩山 2001 221
花蓮原住民音樂2-阿美族篇 林道生 2000 316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 許木柱
黃智慧
2000 422
大港口的阿美族(下) 阮昌銳 2000 415
台灣土著文化研究 陳奇祿 1992 507
馬太鞍阿美族的物質文化 李亦園 等 2000
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 許功明(主持人) 1998
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 胡家瑜
崔伊蘭
1998 286
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 王嵩山 2001 139
台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 阮昌銳 1994 542
民族與文化 陳奇祿 1981 206
高砂春秋台灣原住民之文化藝術 童春發 1996 262
台灣的原住民 阮昌銳 1996 246
阿美族的歷史風土傳奇 林道生 178
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宮本延人 1992 224
宮本延人口述我的台灣紀行 宮本延人 2001 215
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 林建成 2002 255
台東縣立文化中心典藏原住民文物選輯 李永裕 1997 127
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同冑篇(第二冊) 高育仁 等 1995 卷三 / 1398
台灣省通志-同冑志-阿美族雅美族篇 李汝和 1972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