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民族–石雕祖先像(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首頁
 分享 / 儲存 | 翻譯: 
石雕祖先像

~~ 簡介 ~~

先像為頭目家的重要象徵,排灣族頭目家屋前庭的司令台,常安置代表祖先神靈的石雕柱像。擁有土地的大頭目家屋,在家屋前的小廣場豎立刻畫祖先的標石,而家屋內的祖先像多以大木塊刻製,家屋外門旁也有石板祖先像,一方面是為紀念祖先,另一方面則用以懸掛剛獵回的人頭或頭骨。

昔日,家屋前的標石會掛動物的頭骨,家屋內的祖先像,往往前有半圓或方形木凳,是神聖的座位,當屋內舉行傳統儀式時,女祭師便會坐在上面進行儀式。

* 石雕祖先像*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石雕祖先像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石雕祖先像*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石雕祖先像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形制 ~~

雕祖先雕像以板岩打製雕刻而成,家屋內的木雕柱則以堅實的樟木、櫸木等木塊雕製成,兩者皆為平面雕刻,且多刻具體單人像,也屬略式樣化之左右對稱的正面像,紋飾則以人頭、人像與蛇形變化紋為主。

近代學者曾整理分類如下:

(1)佳平式:人像雙手舉於胸前,兩足直立,雙手腕臂有重疊鐲圳紋,腰部有束帶,帶上多刻有圓文綴飾。

(2)泰武式:除了跟佳平式一樣的特徵外,多為尖頭形式,頭頂有蛇文。

(3)佳興式:雙手向內或向外舉起齊肩,上半身細小,下半身較大,兩足直立,足趾外向。

(4)來義式:頭部為橢圓形,頭戴類似頭冠的kumas或雄鷹羽毛,方肩細腰,臀部向兩側突出,雙手舉於胸前,兩足直立,雙手腕臂有重疊鐲圳紋。

(5)太麻里甲式:以人頭配蛇身,將人頭與蛇文合而為一。

(6)太麻里乙式:將整塊石板當成人頭,直接刻畫五官。

* 石雕祖先像*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石雕祖先像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石雕祖先像*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石雕祖先像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製作方法 ~~

雕立柱的石材選擇甚為重要,由於立柱的大型石板採集與搬運的不易而更顯珍貴,通常只有頭目貴族才有能力動員所需人力,所以大型石板一般多為貴族所擁有。

採集石材時由頭目召見屬民要求找尋,找到後即可動員搬運,請專門雕製的藝匠進行製作,家屋內的祖靈柱也是如此,藝匠會先依傳統的式樣,設計出適合的人像圖案,開工前會先舉行開工祭儀,再開始進行線刻或浮雕,頭目也會給予藝匠報償,當立起祖先像時,要請女祭師進行祭儀,並殺豬招待部落訪客,在分肉時也給予藝匠回饋,祖先像日後若有搬遷,也得舉行祝禱的儀式。另外,若頭目或藝匠家中有人懷孕,或是遇到葬禮的次日,都不能動工。

* 石雕祖先像*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石雕祖先像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石雕祖先像*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石雕祖先像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功能與用途 ~~

屋外的祖先像,可以標示出頭目家屋的所在,而有祖先像的標石,也可以掛上動物的頭骨,屋內主柱的祖先像代表祖靈的象徵,主柱前木凳平常雖然可以坐,但在正式的祭典或聚會時,那是代表最重要的主位,因此祭典時必須由女祭師在此進行祭儀,聚會時也得由在場地地位最高者,持單杯來飲酒,有些部落並沒有限制女子坐在木凳上,但若是懷孕的婦女則受限制,由於祖先像象徵了祖靈,因此毀壞者據說也會受到祖靈的懲罰。

* 石雕祖先像*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石雕祖先像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石雕祖先像*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石雕祖先像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典藏標本 ~~
圖示 館號 品名 族群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0104. 石雕祖先像 排灣(Paiwan)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0105. 石雕祖先像 排灣(Paiwan)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0106. 石雕祖先像 排灣(Paiwan)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0107. 石雕 排灣(Paiwan)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1371. 雕刻石板 排灣(Paiwan)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1372. 雕刻石板 排灣(Paiwan)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3115. 石刻 排灣(Paiwan)
~~ 參考文獻 ~~
書名/期刊名 著者/編者 篇章名 出版年 卷數/期數 頁次 電子檔
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 王嵩山 1999 256
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王嵩山 2001 221
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 王嵩山 2001 139
台灣原住民的生活用具 天理大學 1993 241
台灣土著文化研究 陳奇祿 1992 507
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 胡家瑜
崔伊蘭
1998 286
台灣原住民之美 王明雪(主編) 2002 197
台灣原住民的藝術 高業榮 1997 129
台灣的原住民 阮昌銳 1996 246
台灣傳統工藝之美 莊伯和
徐韶仁
2002 253
台灣民間工藝博覽 林明德 等 原味工藝南台灣-台灣、屏東篇 2000 219-254
台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 陳奇祿 1996 288
關於排灣-排灣族文明巡禮 蔡東源
王榮信
林增榮
2000 56
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 劉其偉 1996 317
台灣省通志-同冑志 李汝和 排灣族篇 1972 卷八 / 第七冊 32
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 許功明
柯惠譯
1998 234
台灣的原住民:排灣族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 2002 287
台灣民間工藝博覽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2000 352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任先民 記排灣族的一位雕刻師 1957 / 第四期 109-122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徐人仁 排灣族的巫師箱 1962 / 第十四 173-189
與山海共舞原住民 林貞貞 2002 95
跨世紀文化扎根運動-部落有教室 撒古流•巴瓦瓦隆 1998 71
臺灣高砂族的住家 千千岩助太郎 1960 335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吳燕和 排灣族排灣群的巫醫與巫術 1965 / 第二十 105-150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胡台麗 儀式與影像研究的新面向:排灣古樓祭儀活化文本的啟示 1998 / 86 1-28
臺大人類學系考古人類學刊 何廷瑞 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之紋身與獵頭 1955 / 第六期 47-49
山海文化雙月刊 柯惠譯 排灣族古樓村的生命禮儀 1996 / 第十三 20-33
時間、歷史與記憶 蔣斌 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 1999 19-23
Kavulungan排灣族文明-一個沒有文字、金錢的社會 潘立夫 1998 125
家、階層與人的觀念:以東部排灣族台板村為例的研究 譚昌國 1992 215
第一屆山胞藝術季美術特展 高業榮 凝視的祖靈-試論排灣族石雕祖先像的兩種風格 1992 24-48
排灣族舊來義社住屋的復原與意義初探 李靜怡 1994 168
排灣族的裝飾藝術 巴瓦瓦隆•撒古流 1993 110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排灣族•第三冊 2004 第五卷 /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