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民族–喪巾布(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首頁
 分享 / 儲存 | 翻譯: 
喪巾布

~~ 簡介 ~~

  凱族裡,家中有親人去世,一般男子會在身上披麻織方巾一塊,頭上繫結頭巾一條,以示守喪。女子則頭上罩一塊黑頭巾或夾織的方形喪冒,背部再披上一件方形披肩式喪服。一般服喪約一個月左右,但若是至親則會更久。

  

 

 

* 圖說:披肩巾* 披肩巾*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披肩巾
* 披肩巾
*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形制 ~~

  巾布形式為大方形布片,多以三片布幅於長邊相縫合而成。喪帽織布較小,披肩式喪服較大些,平民大多用素色沒有圖案的喪巾布,貴族才會用有色彩圖案的喪巾布。

  

 

 

* 圖說:披肩巾* 披肩巾*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披肩巾
* 披肩巾
*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披頭巾* 披頭巾*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披頭巾
* 披頭巾
*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製作方法 ~~

  為這是女人織造的,所以只要會作的女人皆可自製,沒有貴族平民之分,但是因為製作非常困難,會做的人很少。一般因為冬天沒苧麻,所以材料比較缺乏,只能用夏秋便處理好的麻線來織,苧麻的處理為採收、拔葉、取皮質纖維、去掉附著在表皮的肉質(用刮的)、將這些纖維曬乾,男子可以作到這個地步,接下來的處理工作便交給女子負責。

  女子接著要接捻成線,然後將麻線整理起來,利用竹子製成的整經架,規律地纏繞整理,然後整個拿去水煮,同時加入石灰粉,可以漂白軟化麻線,再清洗曬乾後,便可勾織成布。

 

 

* 圖說:披肩巾* 披肩巾*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披肩巾
* 披肩巾
*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功能與用途 ~~

  服,在家人過世服喪時佩戴,穿戴喪帽時,男子直接將織布捲成喪服頭環套上,女子先以頭巾將頭髮包裹後,再披上喪巾,綁帶繫綁於腦後;披肩式喪巾則直接披於雙肩。

  喪服有四種,thalabungane是女性在用的,類似漢人的素服般戴在頭上,後面垂下貼著頸背,前面下垂也遮住臉,同時也會披著另一種男女皆用的喪服,稱作palimemele,若在工作或獨處時,可以只披這類的喪巾布,不必頭戴thalabungane。

  一般配偶去世要守孝一年,而且受到嚴格的規範,如外出必持手杖,衣服不可跟他人一起晾乾,行走若聽到人聲必須退讓等。父母去世要守孝半年,祖父母與兄弟姊妹去世要守孝三個月,其他親人去世大多守孝一個月即可,除了配偶去世有嚴格規範外,其餘均可視心意延長守孝期間。

 

 

* 圖說:披肩巾* 披肩巾*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披肩巾
* 披肩巾
*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披頭巾* 披頭巾*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披頭巾
* 披頭巾
* 作者:洪夙慶拍攝,董瑪女拍攝,陳淑梅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典藏標本 ~~
圖示 館號 品名 族群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1073. 披肩巾 魯凱(Rukai)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1074. 披肩巾 魯凱(Rukai)
觀看詳細資料內容 1 0000001086. 披頭巾 魯凱(Rukai)
~~ 參考文獻 ~~
書名/期刊名 著者/編者 篇章名 出版年 卷數/期數 頁次 電子檔
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 王嵩山 1999年 256
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王嵩山 2001 221
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 王嵩山 2001 139
台灣原住民的服飾 天理大學 1993 241
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 李莎莉 1998 431
苧綵流霞-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特展 陳永源 2000 356
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 胡家瑜
崔依蘭
1998 286
台灣原住民之美 2002 197
台灣原住民的藝術 高業榮 1997 129
台灣的原住民 阮昌銳 1996 246
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 劉其偉 1996 317
馬偕博士收藏台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的海外遺珍 許功明
胡家瑜
2001 183
高砂春秋台灣原住民之文化藝術 童春發 1996 262
台灣民間工藝博覽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2000 352
台灣原住民族祭典的盛會 王煒昶 2004 427
與山海共舞原住民 林貞貞 2002 95
跨世紀文化扎根運動-部落有教室 撒古流‧巴瓦瓦隆 1998 71
原住民織品及飾品圖錄 方志榮 2001 251
臺灣原住民傳統服飾 李莎莉 2001 128
臺大人類學系考古人類學刊 陳奇祿 屏東霧台村民族學調查簡報 1953 / 2 17-22
人類學家的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呂理政 1988 78
台灣山胞物質文化傳統手工技藝之研究(排灣、魯凱二族) 陳義一
呂理政
蔣斌
1994 80-142
臺灣的原住民 陳雨嵐 2004 219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許功明 1998 214
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吳玲玲 記民族所收藏之魯凱族好茶村男女上衣標本 1990 / 1 101-134
山谷中的花環 王煒昶 1998 25
世界地理雜誌 江碧貞 好茶新舊話魯凱 1987 / 60 105 -122
世界地理雜誌 王煒昶 排灣族與魯凱族的裝飾藝術(上) 1993 / 128 79 -95
世界地理雜誌 王煒昶 排灣族與魯凱族的裝飾藝術(下) 1993 / 129 49-69
藝術家 高業榮 西魯凱族群的部落和藝術10 1987 / 147 250-273
藝術家 高業榮 西魯凱族群的部落和藝術11 1987 / 148 110-114
臺灣省通志 衛惠林
余錦泉
林衡立
1972 8 / 1-25
藝術家 高業榮 魯凱族的刺綉 1973 3 / 6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