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生

主題位置:

疾病的威脅

  兩生類在近十年來所受到最為劇烈的衝擊就是疾病。在1990年代,英國南部許多地區的歐洲林蛙大量的死亡;這是由病毒的傳染所引起。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一種全球性爆發的疾病稱為壺菌病。這是由稱為壺菌的單細胞菌類所引發,它會侵犯兩生類的皮膚。這種感染似乎是導致兩生類動物群在中美洲、澳洲東部及美國西部的部分地區發生災難性瓦解的原因。壺菌病幾乎在世界各個洲都有發現,但最早是在被豢養的動物身上出現。目前尚無法了解究竟這是一種最近才出現且根深蒂固的新品系,還是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素導致兩生類對於過去原本能夠共存的疾病變得較為敏感。
  在針對許多兩生類可能減少的原因進行調查時,經常無可避免地只考慮單一因素,然而事實上兩生類會同時受到許多不同因素的威脅。有些研究已考慮到二或多個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並已證明這些因素之間確實有著顯著的協同作用。例如,美國西部的氣候變遷、增強的紫外線B輻射量及疾病已共同作用而引起兩生類的減少。氣候變遷降低了生育池塘的水平面,這樣的結果導致了兩生類的卵較難得到深水的保護以抵抗紫外線,接著卵會對水黴(Saprolegnia)這種容易引起疾病的菌類變得更加敏感。水黴會侵害並殺死兩生類的卵。
  大多數兩生類的卵和幼體對於掠食者像是魚類較缺乏防禦能力,且由人類引進到池塘、湖泊及溪流的魚類更使得的兩生類族群遭受破壞。舉例來說,為了要控制帶有瘧疾的蚊子而被釋放到世界各地的大肚魚(mosquito fish),以及大多是為了要提供娛樂而被引進的鱒魚,這兩種魚類都發現兩生類幼體是很容易捕捉和吸引的獵物。美國加州山區的湖泊有數種兩生類其消失的主因正是由於引進的鱒魚成為掠食者。
  魚類並非兩生類唯一外來引進的敵人;如果某些兩生類被移動到原本不屬於牠們的地方,也會威脅到本地的物種,北美洲的牛蛙(Rana catesbeiana)就是一個例子。牠們在為了維持青蛙腿的貿易之下被引進到世界各地,然而其幼體會成長到相當巨大且經常在與本地物種的幼體競爭當中勝出。

* 疾病的威脅* 疾病的威脅
* 疾病的威脅* 疾病的威脅

* 疾病的威脅* 疾病的威脅
* 疾病的威脅* 疾病的威脅

* 疾病的威脅* 疾病的威脅
* 疾病的威脅* 疾病的威脅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2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