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 –<i>Ypthima baldus zodina</i> Fruhstorfer, 1911&&小波紋蛇目蝶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Ypthima baldus zodina Fruhstorfer, 1911
小波紋蛇目蝶

~~ 簡介 ~~

小波紋蛇目蝶 Ypthima baldus zodina Fruhstorfer, 1911

Ypthima baldus zodina Fruhstorfer, 1911小波紋蛇目蝶,又名小波眼蝶、瞿眼蝶、擬六目蝶、鏈紋眼蝶。

在台灣的波眼蝶中小波紋蛇目蝶是比較小的種類,在後翅腹面上具三群眼斑是本種識別的特徵之一,只有大藏波紋蛇目蝶(Y. okurai Okano)在體型大小與斑紋上與其相似,但是後者後翅腹面底色較為明亮,白色波紋較明顯,此外,大藏波紋蛇目蝶的分布較狹隘且數量遠較本種少。卵為淡青綠色,呈球形,上有類似柑橘皮的淺刻紋。幼蟲頭 部灰褐色,長有一對短突起;體色枯黃色,體背中央線顏色稍深,側面有一條白色縱走紋,體表密佈灰白色短毛,腹部末端背面有一對錐狀的短突起。蛹為懸蛹。成蟲前翅長約15-20 mm。雄蝶雙翅背面底色皆為褐色,前翅外側近翅端有一枚明顯眼斑,後翅則有兩枚眼斑,有些個體會有另外一枚小眼斑。前翅腹面近外緣有一枚大型眼紋,後翅則有六枚,分為三群,濕季型者每群眼斑兩兩相連,以中間群的眼斑最大,後群的最小,而乾季個體的眼斑一般會縮小到兩兩分離,甚至變得很不起眼。前、後翅腹面密佈黃白色波紋。乾季眼斑消退情況在翅腹面非常顯著,但是在背面的眼斑變化則不明顯。雌蝶與雄蝶類似,但翅背面底色稍淺,且前翅背面的眼紋較大。

本種為小型蝶類。Y. baldus (F.)分布於喜馬拉雅、中國、緬甸、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達臘、婆羅洲、台灣、菲律賓等地,台灣的族群被視為特有亞種,普遍分布於全島平地到2000公尺左右的山區,以及綠島、蘭嶼等離島 ,為一年多代物種。成蟲於多種環境中活動,如闊葉森林內、森林邊緣、草原、荒地等,飛行緩慢;喜訪花,也會吸食地面或岩壁上的水分。幼蟲取食禾本科的兩耳草、柳葉箬等植物。蛹懸吊於寄主或鄰近植物葉片或莖桿上(濱野,1986﹔李,1990;張,1999;徐,2002;李與王,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