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 –<i>Dicranocephalus wallichi bourgoini</i> Pouillaude, 1914&&臺灣角金龜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Dicranocephalus wallichi bourgoini Pouillaude, 1914
臺灣角金龜

~~ 簡介 ~~

* 圖說:台灣角金龜 標本之背面* 作者:助理 梁輝弘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台灣角金龜 標本之背面
* 作者:助理 梁輝弘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臺灣角金龜 Dicranocephalus wallichi bourgoini Pouillaude, 1914

Dicranocephalus wallichi bourgoini Pouillaude, 1914 臺灣角金龜,又稱鹿角金龜、臺灣鹿角金龜、臺灣長臂絨金龜。

體長2.3-3.7 cm,雌蟲2-2.3 cm。臺灣角金龜是小朋友喜愛的昆蟲。雖然雄蟲體長只有2.3-3.7 cm,不若獨角仙碩大,但是色彩卻更為豐富,看起來更為華麗。牠也是臺灣昆蟲學會會徵中的昆蟲。雄蟲頭上長著一對不能動的犄角,大型個體的犄角大末端捲曲,小型個體的角則較為平直,雌蟲頭上沒有犄角。身上密部黃褐色或灰褐色的短毛,使體色看起來呈土黃色或灰色。雄蟲有著長長的腳和大型的爪,可以牢牢地抓在樹上,特別是前腳,是雄蟲用來和對手較量的武器之一。

臺灣角金龜有著特殊的產卵習性。交配之後雌蟲會先用腳在土壤中挖一個洞,然後用腳和頭楯將綠色的落葉拖進這個洞,捲紮作成2×3 cm大小、如羽球狀的包裹,在裡面塞滿各類植物的葉、花瓣、梗等各類有機質,將一顆卵產於其中,之後在上頭覆蓋落葉和各種有機質,將整個包裹埋在離地表約3 cm深的土裡。幼蟲孵化之後幾天便離開這個葉子捲紮的包裹,到土中生活。幼蟲有3個齡期,發育得非常快,人工飼育環境下約12-15週便準備化蛹。化蛹時老熟幼蟲會選擇黏土和細砂構築蛹室,若無適當材質,幼蟲往往不肯化蛹而死去。蛹從初秋經歷越冬而到晚冬或初春羽化為成蟲,在蛹室內蟄伏到春天才外出活動。

雄蟲有類似獨角仙和鍬形蟲的較量行為,接近時會將身體抬起,揮舞前腳較量,若旗鼓相當則用犄角互相牴撞,看能不能把對手推離樹枝摔出去。成蟲善飛,春季時白天常可見到成蟲於果園或樹林間活動,在青剛櫟和柑橘樹上吸食汁液或求偶。

角金龜的屬名原始拼法為Dicranocephalus,但Smetana and Smith (2006)認為Dicronocephalus這個後續拼法是現在的主流用法,應該被視為正確的拼法。然而使用原始拼法的文章或網頁非常多,何謂主流用法在判定上有爭議,到底該使用哪個拼法須訴諸動物命名委員會仲裁,在此維持原始拼法。國內許多網站將屬名拼成Diccancephalus,則明顯是打錯字。Pouillaude在發表bourgoini時是臺灣特有種類,近年來則多半依循酒井和永井(2004)將之列為D. wallichi的臺灣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