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 –<i>Oiceoptoma nakabayashii</i> (Miwa, 1937)&&中林氏埋葬蟲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Oiceoptoma nakabayashii (Miwa, 1937)
中林氏埋葬蟲

~~ 簡介 ~~

* 圖說:中林氏埋葬蟲 標本之背面* 作者:助理 梁輝弘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中林氏埋葬蟲 標本之背面
* 作者:助理 梁輝弘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中林氏埋葬蟲 Oiceoptoma nakabayashii (Miwa, 1937)

中林氏埋葬蟲是典型的古北區(Palearctic Region)物種,同屬的其他物種都棲息在緯度較高的亞洲與北美洲溫帶地區,在臺灣則棲息於高山上。體長約1cm,身體扁平,全身黝黑而帶有霧面質感,翅鞘上有三條明顯的縱走隆脈,前胸背板上則有兩長兩短的縱走脊。前胸背板兩側呈鮮紅或暗紅色,和外型相似、很常見的紅胸埋葬蟲(Calosilpha cyaneocephala Portevin)全部紅色的前胸背板不同,且後者體型約中林氏埋葬蟲的兩倍,可以輕易區分兩者。雌蟲與雄蟲很相似,但翅鞘較尖。

三輪勇四郎(Y. Miwa)根據採自玉山(Niitaka,新高山)的一隻標本於1937年發表本種(該件模式標本存放於現在臺中霧峰的農業試驗所昆蟲標本館)。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中林氏埋葬蟲都沒有被昆蟲學家發現,雖然1970年代至今陸續有外國或本國的人員採得零星的標本,捷克的學者也在2004年確認本種確實分佈於臺灣,但直到2007年國內的研究團隊執行太魯閣國家公園昆蟲相調查時,才發現本種其實在中高海拔山區並不罕見。

臺灣特有種。成蟲出現在5~10月份,根據採集標籤的紀錄,成蟲會出現在針、闊葉混合林下腐木或真菌所滲出的汁液處,也會被用動物屍體所吸引,但是並不會將屍體埋入土中取食。幼蟲身體扁平,長相有點類似蟑螂,行自由生活,主動覓食。分佈在中央山脈、玉山山脈和雪山山脈之中海拔至高海拔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