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

主題位置:

雞肉絲菇的地下生活與真菌栽培白蟻

朱宇敏


  全世界在文獻中被描述的雞肉絲菇大約為30種,其子實體為一種美味的食用菇,很可惜的是到現在還沒辦法在人工環境下栽培出菇,嘗鮮的饕客也僅能藉由野地採集來獲得子實體。雞肉絲菇子實體如香菇和洋菇般具有蕈傘及蕈柄;蕈傘表面多為淡褐色並於中央具一尖突,直徑為幾公分到十幾公分;蕈柄藉由底下根狀的組織連接到埋藏於地下巢穴中、內部具有迷宮狀隧道、團塊狀的真菌花園(fungus garden)、或稱菌圃(fungus comb)。全世界共有白蟻三千多種,其中能於巢穴中栽培雞肉絲菇並與之形成共生關係的真菌栽培白蟻(fungus-growing termites)大約有330種,皆屬於大白蟻亞科(subfamily Macrotermitinae)。這些真菌栽培白蟻在白蟻巢中進行栽培雞肉絲菇的農業行為,不似其它種類的白蟻需要倚賴腸道中的原生動物幫忙分解所攝取的木材等植物基質。雖然白蟻與螞蟻都有個「蟻」字,牠們卻談不上是近親;白蟻的近親反而是蟑螂這一類的昆蟲。大白蟻亞科白蟻為群居的社會性昆蟲,一窩白蟻中的個體數目常以百萬計;牠們階級分明,可區分為蟻后、蟻王、兵蟻、職蟻及尚未成熟的若蟲。這些以雞肉絲菇為農作物的白蟻主要分佈於熱帶非洲和亞洲,據推測,牠們的農業行為可能起源於兩千四百萬至三千四百萬年前的非洲熱帶雨林。

  真菌花園主要由雞肉絲菇的菌絲及經白蟻咬碎之木材及其它植物基質組成。白蟻本身對於這些植物基質只有有限的分解能力,大部份必須依靠雞肉絲菇的菌絲所分泌的酵素才能進行充分的分解作用。白蟻除了攝食經分解過、混有菌絲的植物基質,也享用由真菌花園表面及其內部迷宮狀隧道壁上長出、晶瑩剔透、充滿圓球形細胞的小菌球(fungal nodules)。就如同農夫辛勤除去農田中的雜草,白蟻也必須辛勤管理真菌花園以抑制雞肉絲菇之外的其它真菌過度生長,以幫助雞肉絲菇在真菌花園中取得生長優勢;若是白蟻長時間缺乏雞肉絲菇所提供之氮源較多的養份,地下王國的居民們將逐漸地營養匱乏而死;沒有白蟻的照料,雞肉絲菇將因競爭不過其它真菌而無法獨活。白蟻與雞肉絲菇間已演化出絕對的互利共生關係,必須倚賴對方而共存共榮。

  最後提一下臺灣雞肉絲菇的正確學名。許多本土文獻使用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Berk.) R. Heim [≡ Agaricus albuminosus Berk.],然而其所根據之模式標本卻不屬於Termitomyces屬,而是屬於Leucocoprinus屬。根據Pegler and Vanhaecke (1994)及Turnbull and Watling (1999),T. albuminosus現在應被視為L. cepaestipes (Sowerby: Fr.) Pat.的同物異名。原來被鑑定為T. albuminosus之標本,其正確學名應該是Termitomyces eurhizus (Berk.) R. Heim。

* 圖說:1.雞肉絲菇的子實體。* 作者:朱宇敏* 圖說:1.雞肉絲菇的子實體。
* 作者:朱宇敏
* 圖說:2.真菌栽培白蟻的真菌花園,其直徑大約為15公分。* 作者:朱宇敏* 圖說:2.真菌栽培白蟻的真菌花園,其直徑大約為15公分。
* 作者:朱宇敏

* 圖說:3.白蟻在真菌花園表面的活動情形。* 作者:朱宇敏* 圖說:3.白蟻在真菌花園表面的活動情形。
* 作者:朱宇敏
* 圖說:4.雞肉絲菇產生於真菌花園的小菌球。* 作者:朱宇敏* 圖說:4.雞肉絲菇產生於真菌花園的小菌球。
* 作者:朱宇敏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2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