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

主題位置:

紫色食用真菌:紫丁香蘑

陳復琴

Clitocybe nuda (Fr.) H.E. Bigelow & A.H. Sm. 1969
同物異名:Lepista nuda (Bull.) Cooke, Handb. Brit. Fungi 1: 192 (1871)

  顏色鮮艷美麗的菇類通常有毒?這可不是正確的觀念!很多致死劇毒的菇類外觀樸素,而夢幻神秘粉紫色彩的紫丁香蘑,卻美味可食呢。

  紫丁香蘑學名Clitocybe nuda,屬於擔子菌類的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是腐生性的菇類,生長基質為腐植質豐富的土壤,常出現於有許多枯草落葉的草地或林間,具有肉粉色的孢子。溫帶地區的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澳洲都有採集的紀錄,是分佈非常廣泛的菌種,無論在東方和西方皆有悠久的食用歷史。

  它的英文俗名是blewet或wood blewet,這種似乎不常見的菇類為何會有俗名呢?說也奇怪,很少食用野菇的北方英格蘭(如俠盜羅賓漢的故鄉諾丁漢Nottingham)居民,紫丁香蘑居然是他們深秋到初冬的傳統食物。幼嫩新鮮時,紫丁香蘑的菌傘是薰衣草般的淡紫色,菌褶和菌柄顏色較白,但也帶淺紫色,這時最宜採摘食用。較老化的紫丁香蘑,菌傘開始有淺褐色斑塊,繼而整株菇都變成淺褐色,這時就不怎麼新鮮美味了。紫丁香蘑適合各煎、煮、炒、拷等各種烹調方式,香味柔和也能廣泛搭配其他的蔬菜或各種肉類。諾丁漢地方傳統的料理方式,有將紫丁香蘑切片加上洋蔥碎末,以奶油、牛奶、麵粉為底的白醬燉煮,或將菇沾香料及麵包屑烤食等作法。

  中國大陸(東北地方與東南靠海等地)和日本的落葉森林中,可以採集到野生的紫丁香蘑,並且都是民間普遍認為可食用的種類。紫丁香蘑是可以人工栽培的,在台灣,近年農委會與台南縣政府曾輔導菇場,成功培養出高品質的紫丁香蘑,不過尚未推廣普及,或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台灣的消費者才能接受顏色如此鮮艷、香味特殊的食用菇。在大陸,吉林省目前研究人工栽培紫丁香蘑的最適條件,另外也有以菌種液體發酵,從中萃取海藻糖來利用的研究。

在野外採集紫丁香蘑時,要注意鑑別同是淡紫色的絲膜菌類。絲膜菌也是漂亮的淡紫色,且成熟老化後同樣會漸漸變成淺棕色,所以容易混淆。不過在顯微鏡下,絲膜菌的成熟孢子呈現紅棕色,且有細小的疣狀突起,與紫丁香蘑淺色平滑的孢子截然不同,由此就能清楚鑑別,而不至於誤食可能有毒的絲膜菌類了。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2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