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

主題位置:

發光菇類

陳復琴

  自然界中能「發光」的生物並不是太多,除了最容易觀察到的螢火蟲,其他多多少少都帶了些神秘的色彩。雖然一般採集菇類都在白天,我們不容易注意到真菌發光的特徵,不過有些真菌類確實是會發光的。

  歷史與地理上的發光菇類
  描述最多發光菇類的Desjardin等人(Desjardin et al., 2008)整理了發光真菌的歷史與發光真菌的種類,除了南極以外,歐、亞、非、南北美洲、大洋洲都有發光真菌的紀錄。
Desjardin引述Harvey(1957)書中珍貴的史料(註:這本書非常有意思,且有免費的全文可以在網路上閱讀):古羅馬時代博物學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 23-79),紀錄了現在法國境內的倒木上,有白色、具甜味、能藥用的菇類發出夜光;這個菇類(可能是鮑魚菇那一類的菌)後來也被Giovanni Antonio Battara (1714-1789)所描述。
十七世紀,荷蘭領事藍弗(Rumph, 1637-1706)寫的書“Herbarium  Amboiense”提到印尼摩鹿加群島的發光菇類,在黑暗中發出蜈蚣一般的淡藍螢光,說當地原住民晚上拿著發光的菌菇,當作燈籠照路。
Harvey還引述日本發光生物學家羽根田?太的說法,指出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的原住民,會以發光的蘑菇作為舞蹈時面部的裝飾,或是將發光菇類塗在臉上嚇唬敵人。
其他如美洲的jack o' lantern mushroom(Omphalotus illudens,jack o' lantern是說它就像萬聖節的南瓜燈一樣發光)、日本的月夜茸(O. japonicus)、澳洲的鬼火菇(O. nidiformis)也都是當地民俗上有名的發光菇類。
台灣曾被觀察到發光的菌菇包括月夜茸、螢光小菇(Mycena chlorophus)、叢傘絲牛肝菌(Filoboletus manipularis)等等。

  發光的菌菇的種類
  能在暗中發螢光的菇有限。從系統發生(phylogeny)的角度來看,目前有發光紀錄的類群包括三個支序:類小菇支序(Mycenoid lineage)及其近緣類群、拱頂菇支序(Omphalotus lineage.)及其近緣類群(包括某些側耳屬Pleurotus spp.菌類)、蜜環支序(Armillaria lineage)及其近緣類群等等。不過這些發光菇類並不能說有「屬的邏輯」,例如螢光小菇(Mycena chlorophus)會發光,但並不是所有小菇屬的菌類都會發光。

  雖然來自三個不同的演化支序,不過所有的這些發光菌菇有一共同特徵:它們都能腐朽木材,其中有些(如蜜環菌)還是很嚴重的植物寄生病原真菌。

  發光的特徵
  菇類的螢光大約是深淺不一的淡綠色或淡黃色,每一種菇發光的部位不太一樣。有些菇整個子實體都會發光(如M. lucentipes),有些菇只有菌柄發光(如M. luxaeterna)、有些菇的菌傘發光(如Gerronema viridilucens),有些只有菌褶能發光,有些菇的子實體和菌絲體都能發光(如O. illudens);蜜環類的子實體不會發光,不過菌絲體可以發光;有些菇菌(如M. lamprospora)的子實體或菌絲體都不發光,只有孢子可以發光。它們發光的強度不一定,有些可以由肉眼觀察到發出螢光,有些菇類的螢光非常微弱,肉眼難以觀察,但是以光度計或延長曝光時間的數位相片,便可以觀測到發光的特徵(這就是說,即使夜間去野外採集,也很難觀察到某些菇類的「發光」特徵)。

  發光機制與目的   菇類發光是活細胞的生理代謝造成,這意味著被煮熟或做成標本保存以後,發光現象就會停止,當然,標本館的乾燥標本無法觀察到發光現象。


  菇菌發光的生物化學機制,科學上還不十分清楚。
Sivinski(1998)曾觀察到,有許多昆蟲夜晚時聚集在發光菇類附近,他提出推論,認為發光誘使某些趨光性的生物(如昆蟲)靠近菇菌的子實體,可以促進孢子的散佈。但是從蜜環菌(發光的不是傳佈孢子的子實體,而是地下生長的菌絲體)的例子看來,並不能以菇類發光與孢子傳佈的假說來解釋。

  Desjardin則提出了新的看法,目前已知的發光菇都是白腐菌,可以分解木質素(lignin),可能是降解木質素時,放出過氧化氫的解毒反應造成發光,發光現象是一個酵素介入氧化反應的附帶產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2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