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動物化石 –E. 猴的演化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簡介 ~~

  在生物學的分類系統中,猴子屬於哺乳綱(Mammalia)、靈長目(Primates)。除了猴(monkeys)之外,靈長目的成員還包含了狐猴(lemurs)、猿(apes)與人(human)。primates源自拉丁字primus,意指”首先”、”重要”。這樣的命名與用字,十足地反應人們對包括人類本身在內的靈長類動物的了解與認識。的確在所有的哺乳動物中,靈長類動物具備了最高度的聰明智慧,懂得運用工具,有複雜的感官生理系統與高度的社會結構行為。
  雖然靈長目是哺乳動物家族中最具智慧與高度特化的一群,然而,在哺乳動物的演化系譜中,靈長目卻是非常原始的一個支系。早在白堊紀晚期(距今約七千萬年前),靈長類的祖先就已經衍生而出,代表性的種類是發現在北美洲蒙他拿一帶的普羅原猴(Purgatorius)。普羅原猴體長僅約10公分,體重約20公克,外型就像小老鼠一般。但是牙齒的結構與型態卻與食蟲目(Insectivora)的鼩鼱(shrews)相似,此外,也顯現出現今靈長目狐猴牙齒形態結構的原始雛形,換句話說,普羅原猴的牙齒形態結構正介於靈長目與食肉目之間。所以,生物學家推論靈長目動物衍生自食蟲目動物支系,二個類群的演化親緣關係密切。在白堊紀晚期,當恐龍依然是陸地生態體系的霸主,哺乳動物體型大多嬌小、晝伏夜出、棲居在樹林的環境中,以避開恐龍的龐大生存競爭壓力。當時靈長目的祖先—普羅原猴就是樹棲型、夜行性,而且以昆蟲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當恐龍滅絕之後,多數的哺乳動物獲得了全新的生態環境,大肆地繁衍發展,靈長目動物的結構、功能與行為,也逐漸起了變化。早期僅在森林環境中棲居的靈長類,逐漸向外擴展至草原、高山,也從夜行性發展成日行性;在身體的結構上,伴隨著腦容量的增大與複雜化,感覺器官更趨複雜與精緻,例如:視覺敏銳,能夠清楚的辨識所見物的精準型態、立體結構與顏色;四肢、指頭更特化與靈活運用,能夠掌握、操縱物品,增加平衡感、觸摸與抓取的功能;此外,身體逐漸直立(erect),腿骨與足部特化而發展成適宜二足行走(bipedal gait)的模式。在不穩定的環境中,靈長目動物還能夠調節生殖策略,以提高生殖效率,增加子代的存活,例如在環境不適當,食物短缺時,減少生殖胎數,並有高度的護幼撫育行為,以增加子代存活率。
  在始新世(Eocene)階段(距今約五千萬年前),靈長目動物已經發展成類似現今猴子的雛形。代表性的物種是發現在北美落磯山區與歐洲法國一帶的一種近猴類(Plesiadapis)。許多近猴的化石在法國東北部的始新世地層被發掘,這反應近猴在當時是數量龐大、繁衍成功的物種。近猴的體長約80公分,外型就像松鼠一般,前肢與後肢已經能夠像現代的靈長目動物反向彎曲(人類也可以如此,亦即手臂下半部—尺橈骨部位能夠反折,而與手臂上半部—肱股部位形成平行反向)。此外,近猴的指(趾)骨已經發展成修長型,而且五指(趾)分張,末端更有角質化爪子,這些結構都使得近猴能夠靈活運用四肢,方便在樹林枝頭間攀爬、移行。然而,近猴的頭骨與牙齒結構仍尚未發展成現今靈長目哺乳動物的型態。
  大約在四千萬年前,在靈長目的演化史上有一項重要的分衍發展,影響了後續猴、猿的演化甚至人類的起源,這就是舊世界猴(Old World monkeys)與新世界猴(New World monkeys)的分衍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