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動物化石 –F. 豬的演化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簡介 ~~

  在生物分類學上,豬屬於哺乳綱(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豬科(Suidae),偶蹄目最主要的特徵表現在腳的構造上,每隻腳有二或四個腳趾,有別於奇蹄目(Perissodactyla)每隻腳有一或三個腳趾。偶蹄目動物身體的重量主要放在幾乎同等發育而且較粗的第三、第四腳趾上,第三、第四掌骨常會癒合,第二、第五掌骨會退化或消失,以牛、豬的蹄子為例,牛的第二、第五掌骨與趾骨皆消失了,而豬的第二、第五掌骨與趾骨皆有保留,只是呈現萎縮退化。
  豬科動物的基本特徵是雜食性、臼齒為典型的低冠瘤形齒、頭部額骨寬平而凸出、吻部較長、犬齒發達,而相較於其它偶蹄目哺乳動物,豬的中型粗壯且四肢較短哺乳動物。在外形上,豬的鼻吻部長而突出,末端有一圓盤狀軟骨,並且在鼻骨前沿下方有前鼻骨來支撐鼻吻部,所以豬的鼻子可以靈活扭動,並且力量足以拱土和推動外物。
  豬的牙齒非常發達,基本齒式為3-1-4-3,意即每一邊、每一側有三顆門齒、一顆犬齒、四顆前臼齒、三顆臼齒,所以牙齒的總數為44顆,對於哺乳動物而言,這是最完整、最典型的牙齒齒式與數目。豬的上犬齒向後、向上伸長,形成發達的獠牙,尤其在雄豬更為顯著,成為攻擊防禦與交配競爭的利器。豬為雜食性,臼齒同時能夠處理動物與植物的食物,豬的臼齒具有寬廣的表面,咀嚼面也具有圓丘狀高低不等的突起,而且上下臼齒能夠精準地對接與咬合。所以除了能夠研磨植物類食物之外,豬的臼齒也能像研缽及杵的作用般,臼齒上下撞擊,將食物碾斷或搗成糊狀。可想而知,豬的臼齒是非常堅硬且耐撞,才能承受咀嚼各種不同食物時牙齒撞擊的力量。
  早期的古生物學家都還普遍認為豬的起源地在歐洲,這是因為曾經在歐洲挖掘出許多漸新世(Oligocene)(距今約三千三百萬年前到兩千三百萬年前)早期豬類的化石。雖然在60~70年代的時候,中國大陸也陸續找到一些豬類的牙齒化石,但是由於數量不多,而且當時對地層的年代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這些豬類化石幾乎不受到重視,也難以撼動歐洲學者們的普遍認知,也就是豬科的起源或多樣化,都是在歐洲大陸發展。
  但到了最近十年左右,一個早期豬類的化石在泰國被發現,而且年代被鑑定為始新世晚期(Eocene)(距今約三千八百萬年前),這讓豬科的起源發展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了亞洲大陸,讓那些早期曾經在中國大陸廣西被發現的豬科化石重新受到了重視,古生物學家也開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亞洲大陸尋找更多豬類的化石。在泰國發現的豬化石是在始新世晚期,而在中國大陸發現的豬化石又將時間提早到始新世的中期,廣西發現的這些豬類化石也已經有較大的變異,所以豬類動物的起源及演化時間可能還要往前推進,使得古生物學家又要重新思考整個豬科早期演化的歷程,中國大陸的廣西地區很可能就是豬的起源中心。
  豬科動物曾經在漸新世、中新世繁盛一時,而庫斑豬(Kubanochoerus)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員之一。庫班豬屬於利齒豬亞科(已絕種)裡的丘型齒類成員之一,活躍於中新世(Miocene)(距今約兩千三百萬年前到五百萬年前)的廣大歐亞大陸地區。庫斑豬的體型巨大,體重可達五百至八百公斤。最特別的地方在於牠的額部有一個相當大的“角”,而現今的豬類已經沒有“長角”了。庫班豬雖起源於非洲,但牠們長驅北上,將棲息範圍擴大到歐亞大陸,但研究大陸板塊的學者認為,在中新世早期的時候,非洲大陸和歐亞大陸仍然是隔洋相望,沒有陸地的連結,庫斑豬要如何到歐亞大陸呢?難道在那時候這兩塊大陸根本就是相接的,或是牠們生存的時間夠久,直到漫長艱辛的大陸漂移歷程將這兩個大板塊緊緊地連在一起時,庫斑豬才進入到歐亞大陸?這至今仍是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