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動物化石 –梅氏四不像鹿&&<i>Elaphurus menziesianus</i>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梅氏四不像鹿
Elaphurus menziesianus

~~ 簡介 ~~

* 圖說:梅氏四不像鹿 Elaphurus menziesianus* 作者:張光羽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梅氏四不像鹿 Elaphurus menziesianus
* 作者:張光羽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梅氏四不像鹿是屬於一種化石種的四不像鹿,最早是在河南省安陽的殷代遺址中被發現。它的角與現生的四不像類似,主幹距離頭部一段距離後才分叉為後兩枝,前枝再分成兩個叉,後枝既長且直,每叉再分若干小叉。但是不同的是其角的形態比現生種的鹿角複雜、特殊,表面上還有許多小刺與瘤突,所以將它訂為不同種類。但是也有部份的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之間的差異也許是因為少數個體的變異或者發育的差異,而將它視為同種。但這裡我們還是以不同的名字來區分它們。
  從化石分佈的記錄來看,梅氏四不像鹿主要分佈在中國東部平原,而日本也有四不像化石,這是地史上,亞洲大陸和日本曾有陸地相連的科學證據之一。而台灣的澎湖海溝也發現了為數不少的梅氏四不像鹿的化石,推測牠們是在更新世未冰河時期(距今約四萬年),由於海退,台灣海峽形成陸橋,可能就是因著氣候的改變,成群結隊地從江淮地區經由陸橋遷徙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