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動物化石 –C. 植食性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簡介 ~~

  植食性哺乳動物是以植物為主要食物,包括草、細枝、樹葉和漿果,或是吃植物的特殊部位例如:根、果實、種子等。植食性哺乳動物上顎和下頜大都能夠左右運動,使得們的臼齒能研磨植物中堅韌的纖維素與堅硬的細胞壁。植食性動物的齒冠大都連結在一起,以擴大口腔中的研磨咀嚼面。反芻性偶蹄類(鹿、牛、羊)的臼齒咀嚼面上,琺瑯質呈現較為規則的半月型排列,稱為月齒型臼齒(selenodont);而奇蹄類動物(馬、犀牛)的臼齒則呈現橫脊交錯的排列,稱為脊狀型臼齒(lophodont)。大多數的植食性哺乳動物臼齒都已經退化甚至完全消失。
  在植食性哺乳動物中,奇蹄類動物和反芻性偶蹄類動物,分別表現了不同的攝食模式與消化吸收的機能。非反芻性的植食動物(馬)必須攝食大量的纖維素食物,因此下頜肌肉發達,下頜骨也顯得較為厚長;反芻性植食動物(長頸鹿),能藉由反芻將食物多次咀嚼,充分吸收養分,所以消耗較少的食物,也使得下頜骨和下頜肌肉顯得較為纖細。奇蹄類動物大都保留了上、下門齒,能夠切割植物進食;而反芻性偶蹄類動物則缺乏上門齒,但能利用嘴唇與舌頭握食物,拉至下門齒進行撕裂切割,然後送至後方的臼齒研磨。
  在所有的植食性哺乳動物中,大象臼齒的生長方式最為特殊。臼齒從牙床後邊斜著向前推擠與長大,就像輸送帶一般,臼齒慢慢地生長和向前推進,隨著前方牙齒板的磨損而逐漸且連續地向前伸展,一顆接著一顆,把前一個牙齒逐漸擠掉,並取代其位置。大象終其一生在上頜和下頜的每一側各有六顆牙齒(三顆前臼齒、三顆臼齒)可供輪替使用,亦即總共有24顆頰齒。而且隨著年齡的成長,牙齒有愈來愈大、齒板數目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亞洲和非洲是現今僅存的長鼻目哺乳動物,亞洲臼齒齒稜排列較為平行而非洲則呈菱形。
  

* 植食性*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食性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