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 –獨居石 &&Monazite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簡介 ~~

* 獨居石* 作者:洪誌楀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獨居石
* 作者:洪誌楀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獨居石的英文名Monazite為A. Breithaupt於1829年所命名,其希臘語是指獨居的(Solitary),象徵當時發現的地點此種礦物相當稀少。獨居石的晶體很小,多呈扁平狀或柱狀,集合體型態則以粒狀或塊狀居多。摩氏硬度為5,顏色從黃褐色或紅褐色到褐色為主,少數呈綠白色或黑色。條痕多為白色,部分呈淺褐色。獨居石是一種含鈰(Cerium)、鑭(La)、釹(Nd)、釤(Sm)、釷(Th)的磷酸鹽礦物,根據含稀土元素的多寡,又可分為鈰獨居石(Monazite-(Ce),CePO4),鑭獨居石(Monazite-(La),LaPO4),釹獨居石(Monazite-(Nd),NdPO4),釤獨居石(Monazite-(Sm),SmPO4)等種類。因成分中常含釷(Th),具放射性。獨居石在自然界並不多見,它主要分布在花崗岩、偉晶岩、細晶岩、片麻岩和正長岩中,但並非主要組成礦物,而是附屬礦物(accessory mineral)。另外,在上述岩石經風化侵蝕後,因獨居石具有耐磨及抗腐蝕之特性,且比重高,易於河床或海灘聚集。常見共生礦物有鋯石(Zircon)、磷釔礦(Xenotime)、鈦鐵礦(Ilmenite)、磷灰石(Apatite)、磁鐵礦(Magnetite)等。在台灣西部的河川和海濱,以及金門海灘的重砂中均含有獨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