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 –蒙脫石 &&Montmorillonite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簡介 ~~

* 蒙脫石* 作者:洪誌楀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蒙脫石
* 作者:洪誌楀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蒙脫石的英文名Montmorillonite是由Salvetat在1847年依其發現地-法國的Montmorillon來命名的。它是一種常見的黏土礦物,晶體多呈微細之板狀或鱗片狀,一般肉眼所見均為片狀、球狀或塊狀之集合體型態。質地軟(摩氏硬度為1~2),接觸水後會有滑膩感,且浸水後具有強大膨脹性。一般比重變化較大,多孔質者介於2.06到2.3之間,若緻密些可達到2.7。蒙脫石是火山凝灰岩和火山灰經換質作用的產物,為膨潤土(Bentonitic clays)主要的組成礦物。廣泛分布在沉積環境,在一些偉晶花崗岩的置換帶或熱液礦床中亦有產出,經常與其它黏土礦物相伴一起。在台灣地區,蒙脫石主要產在大屯火山區之黏土化安山岩中,海岸山脈之風化黏土中,澎湖群島玄武岩之空洞、孔隙或接觸面中,和第三紀沉積岩區之海相地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