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積岩 –燧石 &&Chert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燧石
Chert

~~ 簡介 ~~

* P001129-燧石* 作者:洪誌楀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P001129-燧石
* 作者:洪誌楀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質地緻密且堅硬,多為乳白、淺黃、灰褐或黑色,具貝殼狀斷口,是比較常見的矽質沉積岩。根據成因的不同,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由海水產生化學沈澱而成,一是含放射蟲化石的燧石,屬於生物源岩的一種。若是根據野外的產狀,也可分為層狀燧石和結核狀燧石兩種類型,其中結核狀的燧石,多產於石灰岩中。
  在台灣東部的大南澳片岩裡,有層狀燧石與變質石灰岩(大理岩)、綠色片岩、黑色片岩共生,也有片狀和凸鏡狀的燧石夾在黑色片岩中。此外,在蘭嶼朗島一帶曾採獲含放射蟲化石的燧石,經放射蟲化石的群聚種屬鑑定,研判燧石的形成年代為白堊紀。
  燧石由於堅硬,敲擊後可形成鋒利的斷口,所以在石器時代,絕大部分石器都是用燧石製造的,同時也是古代人用作取火的工具,又名「打火石」。現代人們則利用其堅硬特性,作為研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