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前文化 –青花器型Porcelain:碗 盤 碟 蓋碗 杯 湯匙 –簡介(科博館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青花--器型
Porcelain

~~ 簡介 ~~

 頭村遺址出土之瓷器,可依胎色、釉料、畫工、款識等等,區別為「景德鎮」或「德化窯」兩大宗,與少部分的其他窯場瓷器。其中以青花瓷器數量最多,大部分釉色白中微泛青色,少數泛灰色。

青花瓷是釉下青花瓷的簡稱,「釉下」「青花」是構成的兩大要素。

青花是一種釉下彩,以氧化鈷的釉彩在胎上繪畫紋飾,外罩透明釉,在1300℃左右的溫度下一次燒成;紋飾呈深淺不等的藍色。青花瓷的「底釉」按其色澤分為無色(白釉青花)和有色兩種(色釉青花)。

熊寥(1994)指出康、雍時期的景德鎮陶藝家,完全掌握了青花鈷料的發色技術。把萌發於明代中期之青花「分水技法」(在鉤好的輪廓線內,用含水量為82-96﹪的青料填色,叫做「分水」,又稱「混水」。分水時,以筆吸滿料水,依照所畫輪廓線進行填色。色分深淺,料水也有濃淡。青花料水可分五種【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七種或九種不同深淺的色階,猶如國畫「墨分五色」那樣繪畫青花),進一步完善化,從而既掌握了料性,又掌握了水性。

    鄧白(1994)則細究清朝青花瓷之演變,其中康熙朝青花料色濃艷,畫工精緻,採用分水法,層次豐富,濃淡分明,有其一定的特色。但分工太細「畫者學畫不學染;染者學染不學畫」,成為工匠式的流水作業,帶有很大侷限性,遠不如明代青花渾厚華滋,生動活潑。至雍、乾時,青花產品更不如康窯了。李正中、朱裕平(1993)進一步道出乾隆晚年起,社會經濟已開始走下坡,所以從嘉慶以後各朝的瓷器是一代不如一代,至咸豐五年,咸豐官窯已處於停燒階段。其中瓷器業雖仍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六朝,但隨著中國社會日益衰退,製瓷業也隨之萎縮。

* 圖說:板頭村遺址出土標本*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板頭村遺址出土標本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圖說:板頭村遺址出土青花瓷標本*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說:板頭村遺址出土青花瓷標本
* 作者:劉克竑等拍攝
* 智財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