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fossil)是指生物死亡之後,在自然的狀況之下所保存下來的遺跡,包括堅硬的部分像是牙齒、骨骼和外殼,皮膚的印痕、足跡、甚至糞便也被認為是一種化石的形式(生痕化石)。

化石的形成是經由石化作用(fossilization),將原來生物體的成分(例如骨骼內的磷酸鈣),由包裹在周圍的礦物成分(例如矽質或鐵質)所取代。也因此化石的形成除了本身形體上的意義之外,其成分與包埋在周遭的無機環境也隱含著當時氣候狀況與生態環境。

所以化石是窺視古代生物世界的窗口,是劃分與對比地球地層年代的主要依據,也為生命的起源與演化之研究提供了直接證據。

牙齒 骨骼 糞便
鋸齒魚牙齒
館藏編號:NMNS003560-F003702
聖賢孔子鳥
館藏編號:NMNS003052 -F002735
恐龍糞
館藏編號:NMNS003398-F002772

脊椎動物 - 二犬齒獸

二犬齒獸,館藏編號:NMNS002811-F029985

脊椎動物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身體的背部有一連串的脊柱,它是由一塊塊的脊椎骨相互以關節面連接而串連在一起,形成近似支撐身體的樑柱,而脊椎最主要的功能也就是在於支撐身體的結構,依照所在位置,脊椎骨可以再區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與尾椎。

此外,脊椎動物的管狀神經中樞位於脊柱的背側,消化系統與循環系統位於脊柱的腹側,在脊柱的支撐與保護之下,神經系統能夠有效率地傳遞訊息,消化與循環系統也能有效地執行生理功能。一般常見的魚、青蛙、蜥蜴、蛇、鳥類、哺乳類以及包括人類全身都有脊椎骨,所以都是屬於脊椎動物。

窄吻魚龍尾椎,館藏編號:NMNS002811-F029989 現生蛙骨骼,館藏編號:NMNS003400 -F003505 亞洲岩蟒,館藏編號:NMNS002849-F029996 劍齒虎頭蓋骨

生物種類繁多,在研究上必須依據生物特徵找出它們之間的親疏異同,歸類成不同的類群,作不同等級的命名系統排列。生物主要的分類等級是界(kingdom)、門(phylum)、綱(class)、目(order)、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此外,還有一些輔助的等級,補充主要等級分類上的不足,例如亞門(subphylum)、亞種(subspecies)、次綱(infraclass)等。

生物的分類以種為基礎,同源相近的種歸為一屬;同源相近的屬歸為一科;…以此類推,同源相近的門歸為一界。生物或古生物的命名均依照國際命名法規,各分類等級的學名,概用拉丁字或拉丁化文字。屬和屬級以上用單一拉丁字命名,第一個字母需大寫。種的名稱採用雙名(binomen),即由種的本名與其所屬的屬名組成,屬名在前,種名在後。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家貓分類系統與種的名稱如下:

  1. 動物界(Animalia)
  2.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3.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4. 哺乳綱(Mammalia)
  5. 食肉目(Carnivora)
  6. 貓科(Felidae)
  7. 貓屬(Felis)
  8. 家貓(Felis domesticus)
脊椎動物在分類位階上為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脊椎動物的主要類群如下表,研究古代或已經滅絕的脊椎動物,即稱為古脊椎動物學。
亞 門
總 綱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魚形總綱(Pisces) 無頜綱(Agnatha)
無頜脊椎動物:
溝鱗魚
盾皮綱(Placodermi) 原始有頜脊椎動物  
棘魚綱(Acanthodii) 棘鯊類  
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 鯊類:
懷氏鼻管新鰩
硬骨魚綱(Osteichthyes) 硬骨魚類:
楔形雀鱔
四足類總綱(Tetrapoda) 兩棲綱(Amphibia) 兩棲類:
美豔圓盤蜥
爬行綱(Reptilia) 爬行類:
刻卜氏鱉
鳥綱(Aves) 鳥類:
聖賢孔子鳥
哺乳綱(Mammalia) 哺乳類:
大唇犀頭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脊椎動物化石蒐藏,歷經十餘年已達到4500件。包括臺灣地區、中國大陸與世界各地,涵蓋古生代、中生代與新生代,其門類包括了:

1.

軟骨魚綱-
舉例: 扁鯊、溝鱗魚、懷氏鼻管新鰩如右圖

2. 硬骨魚綱-
舉例: 弓鰭魚、鯡魚、雀鱔、遮齒魚如右圖
3. 兩生綱-
舉例: 玄武蛙、圓盤蜥、蠑螈、現生蛙骨骼如右圖
4. 爬行綱-
舉例: 茂名龜、貴州龍、中龍、鸚鵡嘴龍、單脊龍如右圖。
5. 鳥綱-
舉例: 聖賢孔子鳥如右圖、巨型隆鳥蛋。
6. 哺乳綱-
舉例: 古菱齒象、猛瑪象、鏟齒象、大唇犀、洞熊、德氏水牛如右圖等。

脊椎動物化石由於體型較大,結構清晰易辨,再加上復原其動態造型與生態環境,一向是博物館中的最受歡迎的展覽之一。本研究計畫就是將這些代表性的重要脊椎動物化石,建立數位化影像,配合相關野外環境照片、模型與文獻資料,藉此介紹本館所珍藏的脊椎動物化石,以推廣古生物學知識,提供蒐藏家、化石愛好者專業查詢訊息,也為各級學校與機構在教學與研究上的參考。

脊椎動物化石典藏品數位化計畫預計以兩年的時間,挑選代表性的200件的標本,依循生物分類的系統,完成數位化建檔工作。第一年(90年)將著重在脊椎動物中的軟骨魚綱、硬骨魚綱、兩生綱、爬行綱、鳥綱;第二年(91年)則將針對哺乳動物化石進行數位化建檔工作。

此外,針對館藏來自中國大陸的恐龍立姿複製標本,也將以一系列影像和文字呈現,帶領觀眾探尋恐龍世界的奧秘。在古脊椎動物學的研究領域中,標本的比對分析與解剖構造的比較,是研究的主要方法學之一,因此,我們也將建立現生脊椎動物完整骨架標本的影像資料,以提供大眾脊椎動物的完整型態表象與研究比對分析之依據。

本計畫之成果呈現,將兼具展示、科教之功能,並可進一步的運用在各種生物教育之主題,展現生物之多樣性,生物與環境適應的關係,引領觀眾瞭解生命的奧妙與物種演化的歷程,呈現的主題方式如下:

1. 依照生物學的分類方式呈現: 例如:哺乳綱的靈長目、奇蹄目、偶蹄目、食肉目、鯨目、齧齒目、長鼻目。每一件均有標本各角度之數位化照片、地質年代、產地特色與相關文獻。
2. 依照地質年代的方式呈現: 例如:侏羅紀、白堊紀;第四紀之中新世、更新世。以各年代之代表性動物化石呈現,例如侏羅紀之祿豐龍、中新世之中國鏟齒象、更新世之古菱齒象。
3. 依照深具特色的化石產地呈現: 例如:臺灣澎湖海溝動物群代表性之德氏水牛、古菱齒象、四不像鹿。以動物各重要部位之化石呈現,例如頭骨、脊椎骨、肢骨與臼齒。並配合復原模型,已呈現完整形象。
4. 依照具有生物特色的方式呈現: 例如:劍齒虎頭骨(肉食性)、大唇犀頭骨(草食性)、野豬頭骨(雜食性),以反應出生物因不同的食性而發展出特殊的牙齒形式。

要形成化石,需要一種極為獨特,而且高度似乎是不可能的一系列事件。在動物死亡之後,牠必需首先要避開被分解的命運,這通常需要快速的被埋藏過程。

想一想現生的動物。當動物死亡之後,牠將會是成為化石的潛在可能候選者。假若這隻動物是受到肉食者攻擊的犧牲者,那麼不太可能成為完整的化石,因為大部分的屍體,包括骨骼都將被覓食者毀損或支解。假若動物因為疾病、年老或者一種災難式的自然現象而死亡,原先即使是相連接的骨架,也可能遭受到食腐肉者,像是獵狗、狼、昆蟲甚或微體生物而分解並支解開來。除此之外,毀滅性的物理大力,像是溫度的改變以及流水與風力的毀損,也造成了化石化的極其微小契機的存在。

要了解在化石化過程中,一系列分解與保存的科學,稱之為埋藏學(taphonomy)。埋藏學者想要了解在化石紀錄中,何以有些化石更容易被保存下來。他們或許會質問,何以蜥腳類的體驅與四肢骨骼相對較為遍存,而蜥腳類恐龍的頭骨則如此稀罕?答案可能是與蜥腳類頭骨的脆弱性,以及相對於體軀骨骼強韌性,以及頭骨如何接合在頸椎上的方式有關。觀察在東非洲草原上大型動物,埋藏學者提出,大型動物的頸部筋腱,在動物死亡之後,很容易脫離而毀損。更進一步,因為頭骨非常脆弱(除了牙齒而外),牠們通常是所有骨骼中最難以被保存的部分。

動物死亡之後,快速被埋藏起來,並不能確保其成為化石的可能性。包裹著化石的岩石也必需被保存上百萬年之久。地球上的地質作用是持續不斷的創生並毀滅、消失。岩石形成之後歷經上百萬年,可能經由風力或流水作用而被毀損,或者經由板塊構造的大力而消失於無形。所稱板塊構造的作用(Tectonism),是指在地球的表面(地殼上部),許多塊體(即板塊)彼此相互移行的作用,造成了地殼的應力或者應變。這些作用在地球表面反應出山脈、地震斷層,以及洋底溝渠。而板塊移動中兩種最普遍的型式,即是地殼的斷片彼此錯身而過或者駕騎在另一個板塊之上。這種活動就造成了嚴酷的熱與壓力,足以將岩石重新塑形或者將化石遺骸完全毀損。

由於持續進行的侵蝕與板塊活動,年代較古老的化石,通常較年輕的化石更為稀罕,因為較老的岩層承受著更長時期的蹂躪與損毀。然而,另外一些因子也會造成不同年代化石的相對稀罕性。最重要的,要算是在某一特定時段中沉積的岩石。因為在某些地質時段中,於全球多處地點保存並裸露出岩層,這也正是可能保存了更多含有恐龍化石的岩層。

即令是岩石中保存有化石,同時也能夠避開侵蝕與板塊作用的影響,卻有可能化石依然無法找尋到並且能夠被古生物學家採集到。化石之所以能夠被採集到,僅僅是因為當板塊活動時將其抬昇到地殼的表面,並且再經過侵蝕作用將其裸露並呈現出來。許多主要含化石的岩層覆蓋有濃密的叢林,或者沉積在低窪地區,沒有裸露出的岩層,或者被更年輕的岩層覆蓋而深埋於底層。在挖掘礦區,或者大規模人工建築開挖時,這些化石偶爾在深入地表數百公尺的底層被發掘到。因此,即使可能有上萬件或者更多的骨骼化石依然被保存著,到目前為止大部分都是難以企及並能夠採集得到的。

當古生物學者企圖尋找化石的時候,他們追尋在地表經由風化作用所裸露出來的微小殘片。即使是一件完全被保存的標本,如果在被尋獲之前被風化作用揭開而裸露出地表,牠也可能只成為斷簡殘片了。非常罕見的,甚而可以說在每一個專業化石搜尋者的一生之中,或許有可能僅那麼一次會搜尋到一塊化石的殘片,或許是恐龍尾部的一段椎體、單一的指爪,甚而是鼻吻的尖端部分。而當你開始逐步深掘,發現到標本裸露出現於山丘坡地之上,越挖掘裸露出越多的骨骼殘骸。然後,整年在田野的搜尋,終年的漫遊終於得到了報償。

在古生物學領域中,對於採集任何古生物的化石,是較少受到現代科技的衝擊、影響或者改進的一個領地。除了少數的改變而外(像是所使用強固劑的種類以及品質相對較好的紀錄),自從1800年代晚期博物館首次進行大規模恐龍挖掘以來,古生物學家所引用的方法大體上都是類似的。

要挖掘一種化石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牠們的位置。與一般人們所深信的全然迥異,古生物學家絕不會僅僅就是開始從一處潛在可能有希望的地點,冒然著手進行大規模的挖掘工作。脊椎動物的化石對這樣的趨近方式而言,實在是太過稀罕了,很難有效或有任何重大的成果。

反而,尋找化石通常是經由一種有開採希望的地區著手,這與開採金礦是類似的。即令在一些工具上(像是鏟子與鑿子)與領地所在位置上(像是遙不可及的荒漠與大山脈中),上個世紀的尋金夢與當代古生物學家的尋龍夢,都有相同的情境。成功的探採,需要有的好眼力能辨識出一小塊的骨骼或牙齒化石,消息靈通而且要具備良好的地質訓練,同時還要有好腿力,以便行走數公里之遙去進行採集工作。

因為通常僅有很少部分的化石裸露在地表,探尋者必需首先要評估這些標本是否值得進一步去開採:牠們是否保存得很好?是什麼樣的化石?是否值得去採集?決定要採集之後,從裸露的標本開始必需謹慎的著手挖掘。

挖掘工作本身是累人而且耗時的,尤其是在最初發現的興奮之情冷卻之後。在開始挖掘之前,首先要對挖掘區域做影像記錄,完整註記這項發掘的工作。然後,在所有已形裸露的骨骼表面加以強化,使標本不致崩解破壞。挖掘的過程和方式,完全取決於包裹著標本周圍的基質圍岩之類型。假若基質岩石非常疏鬆(像是膠結很差的砂或泥),挖掘僅需要應用到刷子與小鏟子。假若基岩非常堅硬(像是膠結很好的砂岩),可能就要用到手持碎石機具以及重型的工具了。

最重要的第一步工作,要劃定標本的範圍,決定到底標本保存有多少?除非標本很接近駐紮的營地,否則很重要的事情是要讓採集標本的塊體,儘量輕而且密實,因為牠必需運行很長的一段距離。劃定標本延展範圍,能夠很快速的估算出,到底骨骼有多少被保存下來。

這類的觀察與詳實紀錄,有助於標本被運送回到實驗室之後,開始進行修復準備時的進一步工作。接下去,將整塊標本連同周圍基岩,覆蓋一個薄層的纖維紙張或者紗布、報紙。最後整塊岩塊纏繞住繃帶沾上石膏的外衣,形成一個模子,就像是保護折斷的脆弱腳或者手臂的石膏模一樣。

等到石膏硬化之後,利用楔子插入模子下方,再將標本翻轉過來。對所有採集化石的人而言,這正是一個既興奮又讓人期待的時刻。可能發生兩種最糟的狀況:

  1. 假若挖掘工作未完全,而標本延伸到地表之下更深層的地方,那麼模子下方會出現折斷的骨骼化石。通常,要再接續深挖下去,並且製作另一個石膏模子,以保護剩餘的骨骼部分。
  2. 整個岩塊可能崩解,而使整個標本變成多個碎塊。如果很幸運的話,整個模子適當的製作,而且整個岩塊足夠堅實的話,這種可怕的情形不太可能會發生。假想在翻轉之後,整個標本完好的被保存住,接續將模子的下方部分同樣保護完備,然後小心翼翼的運送回到實驗工作室中。

專業化石修理的技術人員,就像是畫作或者雕塑品的藝術修護技師一樣。兩者都是具備有高度技術的專業人員,他們必需嚴謹的關注於這些標本或者藝術品,時時考量著如何才能永久保存,得以讓世世代代去研究。當標本從野外被運送回到博物館裡,牠們是被包裹在岩石之中,稱為基質。因而化石的修整工作,就涉及到將這些包裹在骨骼化石周圍的基質岩石除去、清理的工作。

因為基質或許十分的鬆軟,像是膠結不佳、尚未固化的砂岩;或者堅硬的有如混凝土一般,修整化石需要有各式各樣的工具裝備。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牙醫的工具組合,就是一般在修補牙齒的專用器具。這些工具用來將骨質周圍的基質,小心翼翼的除去。另外一些特殊的、小型鎢鋼材質尖針,是特製用於修整特殊的標本。

直到近日,修理技師通常僅僅應用到釘鎚,尤其是在處理大型標本的時候。最近幾年,他們才開始引進了一些工程的機具,像是電動的游漂尺操控的機械。最普遍引用到的,像是壓縮機操控的小型切磨輪具,以及一些小型的噴砂機,散播出控制流量的玻璃細球或者碳酸氫鈉的微細粒子。

所有修復的工作都是相當細緻的。有時候需要焦聚的光源與立體顯微鏡。有些時候小於50微米的細緻構造需要仔細觀察,因而牠們必需從基質中小心翼翼的除去。讓這項工作更加困難之處,在於有些時候化石的材質比起包裹的基質更加脆弱或者更加鬆軟。考量這項艱困的工作,一件極為稀罕或者重要的標本,或許需要花費整個月的時間持續修整,即令這件標本體積極其微小。

選擇某種化學物質用於強固或者修補標本,是極其重要的。即使像是石膏這種惰性的物質,在經年累月之後也會變質。因而,修理的技師不僅僅要考量標本在完成之後,牠們形貌如何;同時也要考量到這些標本如何能夠在長年累月之後,依然矗立在展場以供展示,或者完整保存在收藏庫中以供研究之用。幾種類別的膠著劑、修補材料以及填充用物質,被應用到修復裂隙或者破損的地方。一般而言,這些材質與用在藝術品保存的材料,在標準上相類似。材質的名稱、內涵成份,甚而少量樣品通常被清楚標示並保留,以便有助於爾後再需要修補類似的標本時引用。

另外全然迥異的技術是引用酸液處理的方式。化石經常保存在石灰岩的基質之中,那是一種沉積岩石,主要是由碳酸鈣所組成,能夠溶解在酸性溶液之中,以溶解掉包裹的基質。其中奧妙之處,就在於如何防止酸性溶液溶蝕掉化石本身。修理技師們保護這些化石,是藉著將已經裸露的骨骼表面塗上隋性的聚合物,像是環氧基樹脂(epoxy)之類的物質。

標本浸泡在酸性溶液中,經過一段時間後,移出並且用清水沖洗,而且任何已形裸露的骨骼塗上固著劑。重覆這些程序,直到整個保護覆蓋的骨骼裸露為止。然後,利用有機的溶劑,除去表面覆蓋的樹脂,並且將標本浸在鹼性的溶液之中,以中和原來酸性的浸液。酸劑處理方式是極其奧妙的,很多標本在引用這種技術之後會被毀損掉。然而,在最傑出的修理技師魔法似的手中,即使最微細的構造,也能夠從石灰岩的基質中被除去。用酸液處理的標本,通常成為最精緻無比,也是科學上最有價值的化石標本。

對於古生物而言,一項嶄新的突破就在於斷層掃描技術的引用。雖然這項技藝僅是在最初始的試探階段,這項技能得以加強化石修整與研究的方法。牠像是三度空間的、數值化X-光,能夠將化石的影像投注顯示在電腦螢幕上。牠能夠讓觀察者穿透基質,不破損化石而得以進一步仔細觀察標本。

這項技術能夠允許分析那些極其重要被隱藏的一些特性,像是在頭骨內部的一些構造。牠同時也能讓修理技師針對特殊的標本,設計出一套修整的方法與步驟。雖然斷層掃描技術,不可能全然取代傳統的修整化石方式,牠的確是研究上一項嶄新的工具。

現今在恐龍展示廳中,大部分的恐龍,其復原骨架都是從原始化石素材經過複製出來的標本(通常是用玻璃纖維或者石膏翻模)重建而展出的。復原並組裝一具複製的標本較為容易;質地較輕盈的素材組裝起來,就像是玩具模型組合一樣。而要組裝真正的骨骼化石,則是較為困難而且較為昂貴的。

而在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中的恐龍展示廳,則試圖盡可能用原始真正的化石素材作為展示的呈現。這種取向與一般自然史博物館的展示,顯然大異其趣。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中,所有展現出來的,是有史以來從未曾引用過最大量原始骨骼化石標本所重建復原的。我們珍視這些收藏,就像羅浮宮的藝術博物館中所收藏的珍貴項目一樣。在那裡,上百萬的觀眾就是想一睹蒙娜麗莎微笑的原始真跡創作。有多少觀眾只想看一幅複製品,即令複製的畫作是如何近乎完美無缺?

在考量用於展示組裝之前,我們必需首先要揀選標本。許多的因子可以決定是否一件標本為最適切的候選者,這包括了牠的稀罕性、美學上的品味、以及其完整性。在精選之後,標本必需修整準備妥當。在修整之後,不完整的部分需要重新塑形補充。假若在其他標本中有現成的缺失部分,那麼這項工作較為容易;假若沒有現成的標本可以提供比對,那麼就只能引用相近似的種屬加以塑形,以便盡可能組合那些缺失的部分骨骼。

當準備工作進行時,反映出可能的姿態之描圖,要開始逐步建構。根據美學上與科學上的多重因子,讓科學家去選擇最佳的姿態模樣。這隻動物的姿態必需在生物力學上與生物學構造上是可能的,而用以支撐標本的鋼條,必需能夠支持整具骨架的重量。裝架的鋼樑支撐之設計與組裝,需要工程師、設計師、機械師與冶煉師共同合作,以建構起框架,足以安全的支撐起骨架,而且不會在組裝完成後造成扭曲。

框架裝設通常有兩種方式。對於複製標本通常是引用內軸鐵的方式,而這種方法卻很少用於真正的標本化石。內軸鐵架設是很美觀的,因為整具骨架看上去就像是自我支撐的模樣,但是這種方式,需要將骨骼鑽孔以便埋設內軸牽引的鐵條支柱。對於複製標本而言,不會有所傷害,但是對於原始骨骼標本具有重要科學上價值的化石則有所傷害。

因此,針對真正骨骼化石,通常引用外軸鐵支撐的方式。這種樑架可以想像成像是鑲嵌寶石的裝設;針對每一個骨架精心嵌住支撐。工程師與鐵匠利用鋼條或者鐵環等素材,精心的鑲嵌住個別骨骼。假若準確的完成之後,裝設的樑架將會是一種藝術的作品,能增進並加強骨骼姿態的力學。在紐約自然史博物館重建復原期間,內軸鐵支撐方式(像是矗立在羅斯福紀念大廳中的重型龍)以及外軸鐵支撐方式(像是暴龍與迷惑龍)都被各別引用。

化石的骨骼也可能以一種飾板為基座復原的方式去呈現。骨骼裝架在背景的石膏或者玻璃纖維基質之上,而標本本身則像浮雕一般凸起顯現。今天,很少引用將真實標本作飾板復原的展示方式。因為牠們是較為廉價而且快速的可以完成,但是許多以前的標本,很多是用這種方式呈現的。不幸的是,這種方式的展現很困難去詳細研究這些標本材料,而且很多時候試圖從這樣背景基質中,要重新取出原始的化石標本更是困難,而且經常會損毀原始的珍貴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