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與裝飾權
缺乏文字的族群,圖像不僅是描繪自然萬物,也具有溝通與歷史記憶的功能。女子在手背上的刺青圖文,一看就知道是頭目,視覺傳達女子的社會價值身分與地位。當代排灣族人注重在正式場合盛裝,族人稱呼家屋的裝飾為「家屋的盛裝」(sinipuaraarang tua umaq),所謂的盛裝(arrarang)指的是「特殊場合例如婚禮舞會、重要祭典所穿有紋樣(vetsik/vintsikan)的服裝飾物,平時穿戴的服飾上面並沒有紋樣。」(胡台麗:2001)。
在排灣族的族群文化與美學中,身體裝飾、盛裝服飾、空間裝飾都是社會組織中身分、能力、地位的視覺傳達符號。在頭飾中,熊鷹羽毛、山豬牙、百合花都表示在社會組織中的身分地位與價值之文化視覺符號,熊鷹羽毛表示頭目貴族身份、山豬牙表示善獵的獵人,百合花除了是獵到山豬勇士方可配戴的頭飾外,也是表示女子的貞潔。而在服裝紋樣裡,蝴蝶文表示速度與美麗,其他例如蜘蛛文、人形文、山形文等,都具有視覺溝通與傳達的社會功能。

文樣、文飾(vetsik)
排灣語vetsik指的是圖樣、紋飾,例如bi nalu tsautsauw(人像文)中的bi nalu tsautsauw a kakakaka(人形文)、bi nalu gulugulu(人頭文)都是頭目專屬文飾(鍾興華:2004)。人頭文不僅代表祖先,也和傳統獵頭文化有關,具有神聖意義。在過去,出草文化是社會價值中勇士精神、行為與儀式之表現;在今日,狩獵行為與山林文化成為族群文化延續的一種表徵,強調對於傳統領域、山川河流之維護。
族群認同的vetsik。當代vetsik的裝飾功能逐漸取代身分識別的功能。社會變遷下,使用裝飾文的情形很多,尤其是新的商業市場價值觀、時代變遷、愛美天性等因素,傳統排灣階序社會中,要求符合身分階序的視覺藝術文化表現之嚴謹規定,有逐漸鬆動的趨勢,這是傳統與現代之間文化衝擊的當代主題。

百步蛇
排灣族人相信人死後後會先變成蛇、再變成禿鷹,然後化為水,最後居住在大武山上,而拉瓦爾系則是住在大母母山山峰上。百步蛇在北大武山拉瓦爾系會稱作為dasavai「我的朋友」,在筏灣、瑪家稱作kamabanan,在南大武山則稱為vulung,往往用避諱的指稱語如「古老的長者」、「同伴」、「就是他」來稱之。
區域文化也有差異,對於雕刻上的蛇文解釋不同,除了與祖先起源有關外,也地方認為僅是純粹裝飾用,是對於大自然中毒性強的毒蛇表示敬畏之心。整體而言,百步蛇是重視山林獵人文化中男子氣概的象徵,一如陶壺是大自然孕育出生命的子宮/母性的象徵。
除了雕刻中常出現的母題人頭文與蛇文外,在服飾的裝飾文中的菱形文,在Raval系就叫做蛇背文。有的紋路是特屬於Mamazagilan的紋路,例如在古樓部落中,在服飾刺繡中叫做kerlay的交叉蛇紋就是頭目才能穿,菱形文的中央代表Mamazagilan,層次越多表示支持部屬與群眾越多。

   
人形紋
羽毛頭飾人形紋
菱形紋
變形紋
人頭紋
參考資料
胡台麗
2001〈排灣影像的美學〉。發表於「影像與民族誌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台北南港,4月14日。
何廷瑞
1955〈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之紋身與獵頭〉,《台大人類學系考古人類學刊》6:47-49。
鐘興華(Calivat TJAKULAVU)
2004〈從七佳部落看排灣族的Vetsik(徽號)文化〉。《屏東文獻》(8):3- 40,
屏東縣:屏東縣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