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祖靈與靈魂
排灣人稱人為 tsautsau,非常接近宇言學家所擬測的古南島語詞的「人」tsau(李壬癸1997)。傳統排灣族是泛靈信仰,人與萬物皆有tsmas(靈魂)。
Vuvu這個字眼在排灣族具有多義性。vuvu不只是指祖靈,vuvu也是祖父母輩與孫子女輩的互稱,同時也接近古南島語擬測同源字中直接稱呼之祖父母bubu一字(李壬癸1997)。
對於Butsul系的排灣族人來說,死亡觀念反映了宇宙觀對於家屋空間的重視。死在在家中的人,在排灣族觀念中稱為善死者,右半邊的靈魂vavag會住在北大武山而成為vuvu,祖靈。傳統出獵前會在祖靈屋作祭儀,由巫師摸祖靈柱右側,再把祖靈的靈力傳給參加獵頭的男子。相反的,惡死的,是未能葬在室內的,人左半邊的靈魂會變成qaqedidan(惡靈),會遊蕩人間害人(傅君2001引蔡光慧)。
祖靈柱
對於Raval系的排灣族人來說,祖靈柱為Para’ol,與頭目家前立柱saulaulai,在排灣族語義裡有「天梯、天線」的意思(以上訪談撒古流.巴瓦瓦隆)。在Butsul系則稱祖靈柱為tsukes,指的是家屋裡的柱子。
不同部落、不同家族有不同的祖先與歷史,每一個家屋內所雕刻的祖靈自然不同。Raval系頭目家屋中也有六個屋柱上皆雕刻有祖靈像,但是至少有一個祖靈柱是以Nagemati(創造萬物的神)Tsgaraus為形像所彫刻(以上訪談撒古流.巴瓦瓦隆)。建立家屋時,先立好祖靈柱才上樑 在Butsul系,建造石板屋在上主樑前,要要先立祖靈柱,並請女巫做parisi,把豬骨埋在主柱下方的地下。豬骨是女巫執行祭儀時常用的祭祀工具,是排灣祭儀文化中象徵lugem(靈力、力量)的儀式物。在女巫做過paluqem(賦予靈力)的parisi(祭儀)後,主柱就會成為祖靈停留的地方(許功明、柯惠譯1998)。
 
     
圖為古樓村國小後山當代室外墓園,造型擬似家屋屋頂,仍折衷保留傳統室內葬的文化觀念。
攝影/科博館民族學組
 
室內葬
「全家葬在一起」、「回到原家去埋葬」是排灣族對於「人」、「家」、「墓」的共同觀念(蔣斌1998,許功明、柯惠譯1998)。而祖靈最後都會和Nagemati Tsagaraus (造物主)一起居住在大武山上。大武山是排灣族人的發祥地,也是最後回歸之所,造物者祖靈都居住在大武山上,而Raval系則更準確地說,vuvu是住在大武山群的大母母山上。
對Butsul系paumaqmaq群而言,排灣族室內葬的一項基本原則,就是葬回出生之家,一個人死後應該與同胞兄弟姊妹,一起葬在出生之家。夫妻因為來自不同的家,所以應該是不會葬在同一個屋內的墓穴中。婚入的配偶往往會被爭取葬回原來出生之家,但是由於排灣族人相信家屋內埋的vuvu越多,表示這個家越好,因此葬在那個家是可經過商量決定的(蔣斌1998,許功明、柯惠譯1998)。
   
圖為1998年土坂村五年祭,於包家祖靈屋旁。土?村屬於排灣族pagarogaro群。parisi(祭祀)之後的祭物要放到屋頂上方,表示好的tsemas、造物主的方位。在善靈的觀念下,家屋真正的成員是埋在家屋地下、死後「棲息在屋頂上」、世世代代的同胞與祖靈。
攝影/科博館民族學組
 
南島民族強烈地表現出對於「人的起源」的重視(蔣斌1998)。
傳統排灣族之室內葬文化,是一種重視過去、祖先、自己所從出的文化態度。透過家屋的室內葬,過去並非遙遠不可知的過去,祖先、歷史、起源都與生活起居緊密聯繫起來。
日本治台時代禁止室內葬,時代與文化雙重變遷下,在Butsul系paumauqmaq群古樓部落的排灣族,將墓園建造成具有家屋屋頂的樣式,以變通的方法保留傳統概念,婉轉地接續排灣族的家屋室內葬傳統。
 
祖靈屋
對於Butsul系的Paumaqmaq群的排灣族人來說,mamazagilan的kavusam(南排排灣語,即一般所稱的大頭目)家屋如棄置便成祖靈屋(一稱祭屋),稱為Vineqatsan,也稱為 i pu parisirisian(祭拜的地方),也是i pu vuvuvuvuan(祖靈所在)(許功明、柯惠譯1998);而Pamauqmauq群「到遠方的親戚」—也就是東部排灣Butsul系的Paqaroqaro群—也有雷同的祖靈屋觀念。
祖靈屋是各種parisi分別祭祀祝禱的場所,包含打獵、農耕、祭祀、生病及遠行相關的parisi,可經過女巫祭祀與占卜,是神、袓靈與人溝通的所在。
對於Butsul系的Paqaroqaro群的排灣族人來說,部落(shigada-gomaq-anan)這個字眼在排灣語意中也表示「同一祭屋、同宗世族、同一個共同祭祀的團體」(傅君:2001引蔡光慧2001)。
簡單的來說,祖靈屋就是沒有人居住的家屋,室內葬的習俗使得家屋成為充滿祖靈的神聖空間。祖靈柱是最神聖的中心,而,璧龕是存放與parisi(祭祀、禁忌)有關之各種器物的地方。在部分排灣族部落裡,祖靈屋也成為族群文化維繫重要精神場所,幾乎是頭目、家族、部落的傳統文化神聖中心。
但是,在Raval系沒有祖靈屋的概念。在外來宗教還未進入部落前,傳統祭祀放祭祀道具的地方叫做kapuapua,通常是和陶壺架並排,內部放置祭司和巫師施法的道具,例如占盤、祭刀、祭品等等…(撒古流.巴瓦瓦隆1999)。
Parisi祭祀、祭儀、禁忌
Parisi一詞在排灣族語意裡也是具有多義性的。山林中有禁忌之地、家屋中作為祭儀的所在,甚至是無人居住的祖屋就稱作與Parisi有關的空間。
在Butsul系paumaqmaq群的古樓部落,起源傳說便表示祭儀發達的傳統。有供放置祭品的竹筒,在女巫做完祭儀後,會將祭品放在竹筒中。竹筒有兩個,一個祈禱小米,稱為qumaqan,另一個祈禱打獵,也稱kakiyavangan(許功明、柯惠譯1998),意指祖靈、家屋神,而非物件本身,也有用其他器物來代替。
不同地區使用來存放祭儀物品的容器因地制宜而各異,但是萬物皆有靈的宇宙觀是共通的。無論區域差異、時代變遷,排灣族家屋會有特定的神聖空間來存放祭祀用品。祭儀,主要分農、獵兩種,打獵也就是與動物有關的祭儀,而希望收穫、豐饒、平安就屬於農耕祭儀。在Butsul系paumaqmaq群的古樓部落,報導人在家屋內,也納入石塊所堆神壇三件,並有與家族歷史有關的獨特祭拜對象。
   
圖為1998年台東縣達仁鄉土坂村五年祭時所攝頭目陳家祖靈屋。該部落屬於pagarogaro群,排灣語意指「到遙遠地方的親戚」。如追溯頭目系統是與屏東縣大武山西邊的paumaqmaq(如古樓部落)有婚姻關係的亞群,存有重視祭儀與舉行五年祭的傳統。圖中祖靈屋前紅色小桌放著剛parisi(祭祀)vuvu(祖靈)之祭品。
攝影/科博館民族學組
 
   
圖為1998年土坂村五年祭所攝頭目包家祖靈屋,祖靈柱上掛有各種與祭祀有關的神聖物,如各種獸角、祭祀竹筒、五年祭祭祀用小甕、祭竿鈴鐺籐球、播種祭用竹具、卜問用葫蘆、招待外賓用單杯…等;原包家祖靈屋已於2000年12月改建。
攝影/科博館民族學組
 
參考文獻: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03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蔣斌主編,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千千岩助太郎
1960《台灣高砂族的住家》。台北市,南天書局。
巴薩萊格.央古斯(郭東雄)
2001〈眷戀石板屋:老七佳部落〉,《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集刊》?:17。
何廷瑞
1955〈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之紋身與獵頭〉,《台大人類學系考古人類學刊》6:47-49。
李亦園
1982(1956)〈來義鄉排灣族中箕模人的探究〉,《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頁77-109。
李壬癸
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市:常民文化。
李靜怡
1993《排灣族舊來義社居住的復原與詮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松澤員子(著)翁英惠(譯)
1986(1976)〈東部排灣族之家族與親族—以ta-djaran(一條路)之概念為中心〉,黃應貴(編),
《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文集》。台北:聯經。頁445-478。
胡台麗
1991〈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71:67-94。
1998〈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61-86。
1999〈排灣古樓五年祭的「文本」與詮釋〉。刊於《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徐
正光、林美容主編,頁183-22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1〈排灣影像的美學〉。發表於「影像與民族誌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 台北南港,4月14日。
高業榮
1992 〈凝視的祖靈—試論排灣族石雕祖先像的兩種風格〉,《第一屆山胞藝術季美術特展》,頁24-48,台北市:文化總會。
許功明、柯惠譯
1998 《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
陳奇祿
1978 《台灣排灣群木雕標本圖錄》,台大考古人類學專刊第二種。
傅君
2001 《台東縣史:排灣族與魯凱族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蔡光慧
2001 〈排灣族祖靈信仰與部落共同體:以Malaveq祭儀為探究核心〉。(未發表,排灣族明德米雅.魯路灣投稿於羅益台東師範學院原住民教育月刊)。
蔣斌
1995〈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與李靜宜合著),《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編,頁167-21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時間、記憶與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381-421。
撒古流.巴瓦瓦隆
1999〈部落文化藝術教育工作的實施與落實〉。《太陽門下的夢想家—原住民文化工作者田野應用手冊(四)》,頁47-70。行政院原住民文化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1999《部落有教室—世紀文化扎根運動》。屏東: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鐘興華(Calivat TJAKULAVU)
2004〈從七佳部落看排灣族的Vetsik(徽號)文化〉。《屏東文獻》(8):3- 40,
屏東縣: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潘立夫
1998《Kavulungan排灣族文明:一個沒有文字、金錢的社會》。屏東市:屏縣文化。
譚昌國(Tan,Chang-kwo)
1992《家、階層與人的觀念:以東部排灣族台?村為例的研究》,台大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004〈祖靈屋頭目家階層地位:以東排灣土板村Patjalinuk為例〉,《物與物質文化》,黃應貴主編,頁111-169。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