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相關文獻資料庫
相關知識單元資料庫

南部相關文獻資料庫(館訊155期)

 ◎館訊150期

 ◎館訊151期  ◎館訊152期  ◎館訊155期  ◎館訊157期

 ◎館訊258期

 ◎館訊259期  ◎館訊260期  ◎館訊261期  ◎館訊268期

 ◎館訊276期

 ◎館訊277期  ◎館訊278期  ◎館訊280期  ◎館訊282期

 ◎館訊284期

       

壺穴

文˙圖/莊文星

 

 

  流水雕琢如聚寶盆的石面桶或稱金面桶之壺穴,是頗令人著迷的小地形景觀。台灣河川、海岸岩石多縱橫的蝕溝與壺穴。如果您曾經到過野柳、基隆和平島皇帝殿、基隆市暖暖火車站前暖江橋的基隆河畔、台北平溪線火車之十分瀑布與大華、宜蘭縣外澳北關風景區,或東海岸風景區花蓮縣之石梯坪、澎湖七美嶼之龍埕或墾丁國家公園、蘭嶼、綠島珊瑚礁海蝕平台,相信您或許已領略了壺穴的美妙。多觀察海浪、流水和岩石的變化,方能瞭解大自然有什麼力量能完成這麼多采多姿、千變萬化的壺穴,而壺穴又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形成呢?

 


 

壺穴的生成環境

  根據壺穴所在的地理環境,可以簡單的分成河成壺穴與海岸壺穴兩大類。台灣的河成壺穴以基隆河為代表,如暖暖火車站前暖江橋畔(圖1與2)、基隆河的上游一帶從三貂嶺、大華到十分瀑布一帶的河床中處處可見到壺穴(圖3~5)。海成或海岸壺穴則可在海蝕平台上見到,如北部海岸的八斗子和平島公園(圖6與7)、野柳(圖8與9)、花蓮的石梯坪(圖10與11)、澎湖七美嶼之龍埕(圖12)或台灣南部、東部海岸、蘭嶼、綠島等珊瑚礁海蝕平台均常留下優美的壺穴(圖13) 。

 

圖1.暖暖基隆河暖江橋畔,由漩渦水流、礫石摩擦產生之單一壺穴。

圖1.暖暖基隆河暖江橋畔,由漩渦水流、礫石摩擦產生之單一壺穴。

 

圖2.暖江橋畔之複式或聯合壺穴

圖2.暖江橋畔之複式或聯合壺穴

 

圖3.基隆河上游十分瀑布風景區壺穴

圖3.基隆河上游十分瀑布風景區壺穴

 

圖4.十分瀑布眼鏡洞瀑布與壺穴

圖4.十分瀑布眼鏡洞瀑布與壺穴

 

圖5.大華壺穴:滴水穿石所鑿穿岩塊之圓柱狀壺穴

圖5.大華壺穴:滴水穿石所鑿穿岩塊之圓柱狀壺穴

 

 

壺穴區岩石的特性

  基隆河上游河床上的壺穴大都孕育於大寮層中的塊狀砂岩(圖1~5),似乎稍微堅硬、均質、塊狀膠結良好的岩石(如鈣質砂岩)河床,較膠結不良(如泥質砂岩)或岩性較弱的岩石(如泥岩、頁岩)較有機會形成壺穴。當然一些極堅硬、抗風化、不易侵蝕的岩石(如花崗岩或玄武岩等),也不容易遭流水挖鑿形成壺穴。而一些不連續面發育的岩石,如層理、節理或斷層發達的河床,由於岩石易風化與破碎,即使有壺穴產生也不易保存,因此砂頁岩互層的地層、板岩或片岩地區,就難有壺穴出現。由基隆八斗子和平島公園皇帝殿一帶的壺穴觀察(圖6與7),不難發現,壺穴的形成,除了海水等水流的侵蝕作用外,由不同軟硬岩性間因差異侵蝕作用所形成的薑石、珠石之剝離所殘留的凹洞,加上水流的磨蝕,實有助於壺穴的形成。

 

圖6.基隆和平島公園由珠石或薑石剝離所衍生之壺穴

圖6.基隆和平島公園由珠石或薑石剝離所衍生之壺穴

 

圖7.基隆和平島公園之壺穴群
圖7.基隆和平島公園之壺穴群

 

圖8.野柳砂岩上之壺穴
圖8.野柳砂岩上之壺穴

 

圖9.野柳具有周緣凸起之壺穴乃由珠石或薑石等剝離所產生的壺穴
圖9.野柳具有周緣凸起之壺穴乃由珠石或薑石等剝離所產生的壺穴

 

 

  三野外觀察有些岩石組成的顆粒大小極不均一的礫岩、火山碎屑岩或集塊岩,只要膠結情況尚佳,亦有機會形成壺穴,例如澎湖七美嶼龍埕凝灰質集塊岩海蝕平台(圖12)或石梯坪火山灰熔結角礫岩(圖10與11)。海水淹沒所及的海蝕平台區域,火山碎屑岩中的火山礫剝落時所留下的凹洞,由於海水浪潮的一進一退於洞穴內所產生的漩渦狀水流,更加速壺穴的挖掘與形成。急流或瀑布流水自由落體的撞擊,亦可產生壺穴,所謂滴水穿石,可產生圓柱狀甚至鑿穿岩塊而形成如管狀的壺穴(圖5)。而平流的水流或海流於懸崖或河道轉彎處可能改變成擾流,漩渦水流的挖鑿亦可能形成懸崖峭壁或河岸岩壁的壺穴(圖14)。

 

圖10.石梯坪的壺穴或稱為石(金)面桶

圖10.石梯坪的壺穴或稱為石(金)面桶

 

圖11.石梯坪凝灰岩之壺穴

圖11.石梯坪凝灰岩之壺穴

 

圖12.澎湖七美嶼大獅風景區龍埕海蝕平台之壺穴群

圖12.澎湖七美嶼大獅風景區龍埕海蝕平台之壺穴群

 

圖13.蘭嶼雙獅岩珊瑚礁海蝕平台上壺穴處處可見

圖13.蘭嶼雙獅岩珊瑚礁海蝕平台上壺穴處處可見

 

圖14.宜蘭縣頭城鎮外澳里北關風景區硬頁岩崖壁上的壺穴

圖14.宜蘭縣頭城鎮外澳里北關風景區硬頁岩崖壁上的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