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ENGLISH | 兒童館 | CHILDREN | MyMuseum
| 進階檢索
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菌類學 » 菌類 » 菌類學習資源
:::
茯苓:使用最廣泛的藥用真菌
茯苓:使用最廣泛的藥用真菌
吳聲華

  茯苓是中國及東南亞地區常見的藥材,是藥用真菌中被使用最普遍的。茯苓是多孔菌的一種,它被用做藥材的部分並非子實體,而是其菌核部分。茯苓生長在松屬植物的根際,在東亞和北美的溫帶有分布,適生於砂質土。
  菌核為球形、不規則球形、或為塊狀。直徑一般10~30公分,大者可達數十斤重。新鮮時稍軟,乾後堅硬。表面粗糙多皺,或呈瘤狀,黃棕色至褐色,或黑褐色。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手捏有硬粉質感。其子實體平伏生長於菌核表面,厚可達1公分,初為白色,老時呈淡棕色,表面孔狀,老時孔間壁裂開因而表面呈齒狀。最早不知道這一種的有性構造部分,將之處理為不完全菌。Wolf發現了茯苓的有性世代部分是扁平型的多孔菌,當時這類的真菌都被歸於Poria 這屬,因此將之處理為Poria cocos (Schw.) Wolf。由於Poria是扁平型多孔菌種類的簡單處理的屬別,成員的組成並非為同源性,在現代的分類已揚棄這一屬名的使用,分別以其它的屬名收容其種類。依據其特徵的屬性,Ryvarden將其學名處理為Wolfiporia cocos (Schw.) Ryvarden。Wolfiporia這屬的成立是以茯苓為模式種,名稱則是彰顯Wolf的貢獻。
  茯苓在中國的應用可追溯到兩千年前,從「史記」、「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茯苓的發現與使用。茯苓又有許多其它名稱,如松苓、松柏芋、松薯、不死麵、茯靈、茯龜、茯兔、玉靈、萬靈精、更生、金翁等。以不同地區產出者又有雲苓(雲南)、安苓(安徽)、閩苓(福建)。
  茯苓菌核若夾有樹根於其中則稱為「茯神」,對小白鼠的鎮靜作用實驗顯示茯神較茯苓的效果較大。茯苓使用去外皮後的白色內部,亦稱做「白茯苓」。若取用靠近外皮的粉紅色部分,稱為「赤茯苓」,取用外皮削下來的部分,稱為「茯苓皮」。
  茯苓有利尿、鎮靜、消煩燥、瀉熱、安胎、降血糖等作用,茯苓皮可為止咳及利尿。茯苓含有β茯苓聚糖(β-pachyman),可經人工轉化成為茯苓多糖(pachyraman),對小白鼠肉瘤(S-180)有高抑制率。茯苓味甘性平,有保健功能。民間普遍使用於食品中做為養生用途,如茯苓糕、茯苓粥、茯苓酒、茯苓包子、茯苓軟糖等。港式著名點心的「龜苓膏」中即加入了茯苓。著名的「四神湯」含有茯苓、山藥、芡實、蓮子、薏仁等藥材。由於茯苓本身並無特殊氣味,也無不良成分,適合與多種食品調配使用。
* 圖說:
				1.茯苓的菌核。
* 圖說: 1.茯苓的菌核。
* 圖說:
				2.茯苓菌核白色的內部,也是一般食用的部分。
* 圖說: 2.茯苓菌核白色的內部,也是一般食用的部分。
 
 
 
 
推薦關鍵字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17099987

|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網站地圖|  科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