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ENGLISH | 兒童館 | CHILDREN | MyMuseum
| 進階檢索
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菌類學 » 菌類 » 菌類學習資源
:::
竹蓀 (Dictyophora indusiata)
竹蓀 (Dictyophora indusiata)
王也珍

  竹蓀,又稱長裙竹蓀、竹笙,面紗菌、網紗菌、仙人笠、臭角菌等名稱,全株高約15至20公分,頭部為暗綠色,下面有網狀菌幕,遮蓋住整個菌柄,菌幕纖細精緻,非常美麗。竹蓀屬真菌界,擔子菌門,腹菌綱,鬼筆科,竹蓀屬,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等南方與西南各省,美國、非洲、澳洲、亞洲、日本也有紀錄,但只有中國有食用此菌的習慣。
  竹蓀的幼菌為卵球形,直徑3~4公分,呈白色至淡褐色,具包被,成熟時包被裂開,菌柄伸長露出,包被遺留而成菌托。菌蓋鐘形,高2-4公分,頂端平而有穿孔,表面有明顯的網紋,分泌暗綠色的黏液。周圍有白色的菌幕下垂,長約10公分以上,上有多角形的網眼。菌柄2~3公分粗,白色中空,向上漸細,壁海綿狀。孢子橢圓形,光滑,4-4.5 x 1.5-3微米。
  竹蓀喜歡生長在竹林裡,但在闊葉林地的落葉堆內亦可找到它的影蹤。子實體的生長很快速,清晨時菌柄先冒出土面,漸伸長並慢慢打開蕈幕,近午時成熟放出臭味,然後便傾到,腐爛消失,約只有一天的生命。竹蓀菌頂即是產生孢子的部位,放出的腐臭味,吸引遠處的昆蟲飛來叮食,等到昆虫停駐時,孢子就沾附在昆虫的腳或翅膀,讓昆虫帶著飛行,以達到傳播孢子的目的,這是自然界中昆蟲和真菌合作的一個實例。
  對於竹蓀的文字紀錄最早是在唐代段成式著《酉陽雜俎》中”林吐一芝,長八寸,頭蓋似雞頭實,黑色,其柄似藕柄,內通中空,皮質皆潔白,根下微紅”。作菜的紀錄早見於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廚用抄本《筵款豐饈依樣調鼎新錄》,有“竹參鴨子”、“涼拌竹松”、“釀竹參”等菜名。
  臺灣的低海拔樹林中,除有長裙竹蓀外,尚有黃裙竹蓀(D. multicolor),其外觀和長裙竹蓀類似,但菌幕為黃色,且帶有毒性,不可採食。
  一般食用時,只食用菌柄和菌幕的部位,頭部與菌托不可食,趁菌幕伸展時摘下,晒乾後即可保存。竹蓀還是營養極為豐富的保健食品,其菇體中富含19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民間驗方中有滋補作用和提高人體抗病能力。人工栽培未成功前,過去野生的竹蓀產量稀少而珍貴,大約1980年以後中國發展出人工栽培的技術,現在由於已可大量生產,所以市面販售的竹蓀已相當便宜。人工栽培的種類有長裙竹蓀,短裙竹蓀(D. duplicata),棘托竹蓀(D. echinovolvata)與紅托竹蓀(D. rubrovalvata)等。
* 圖說:
				1.長在竹林裏的長裙竹蓀。
* 圖說: 1.長在竹林裏的長裙竹蓀。
 
 
 
 
推薦關鍵字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17099904

|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網站地圖|  科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