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目前不支援Javascript,網站部分功能將失效
|
回首頁
|
ENGLISH
|
兒童館
|
CHILDREN
|
MyMuseum
|
進階檢索
現在位置: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菌類學
»
菌類
»
菌類學習資源
:::
冬蟲夏草
Path ::
冬蟲夏草
毛頭鬼傘(Coprinus comatus)
木黴菌
黑麴菌:( Aspergillus niger )
少孢根霉 Rhizopus oligosporus Saito
青黴菌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玉米黑穗菌 (Ustilago maydis )
舞菇:不太像多孔菌的美味多孔菌
豬苓:利尿中藥
茯苓:使用最廣泛的藥用真菌
香菇-美味的養生保健聖品0
生物技術的尖兵-酵母菌簡介
菰黑穗菌 Ustilago esculenta Henn
竹蓀 (Dictyophora indusiata)
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 Bals. ) Vull
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的發現及命名
冬蟲夏草
借用他人的名字:鴻喜菇
季節限定的山珍:紅菇
羊肚菌 (Morchella)
金針菇
洋菇
草菇
滑菇
雞油菌(黃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雞肉絲菇 Termitomyces eurrhizus
松露 (Tuber spp.)
受傷會流出汁液的乳菇屬 Lactarius spp.
最大的真菌
巴西蘑菇
杏鮑菇
柳松菇
珊瑚菇
夏季鮑魚菇
蛹虫草 Cordyceps militaris(L.)Link
紅麴菌 Monascus purpureus
蜜環菌
桑黃傳奇
猴頭菇
桑實杯盤菌 (Ciboria shiraiana)
「菌類」、「菌物」與「真菌」
牛糞上的迷幻魔菇—Psilocybe spp
劇毒,迷幻藥或美食—毒蠅傘(Amanita muscaria)
雲芝
盾盤菌 Scutellinia scutellata
話說紅麴
白靈菇與阿魏菇
真菌的新分類系統
氣候變遷與真菌
稱為「猴板凳」的真菌
「靈芝」與非「靈芝」
樹舌靈芝與南方靈芝
猴頭菇(Hericium erinaceus)
雷丸
香菇
滑子(珍珠菇)
秀珍菇-Oyster Mushroom
小孢綠杯盤菌(Chlorociboria aeruginascens)
台灣赤芝
食用菌的模範生,木耳
秋天的山珍:松茸
科博館收藏最大的真菌子實體
冬蟲夏草
王也珍
冬蟲夏草是一種真菌,在分類上屬於子囊菌綱(Asc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麥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蟲草屬(Cordyceps)。此屬的真菌已正式紀錄的約有100餘種。中國對冬蟲夏草的記載見於唐「段成式隨筆」,其中提到「菌生于峰」。冬蟲夏草此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吳儀洛所著的「本草從新」中,清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寫到「冬蟲夏草,一物也,冬則為蟲,夏則為草…」。
西方對冬蟲夏草的記載最早是1723 年法國人杜哈德((Du Halde)將它帶回巴黎,並描述其為會轉變為昆蟲的一種草根,是珍貴的皇室專用葯品。1842年魏斯伍(Westwood)在英國昆蟲學會的刊物記錄由利維(Reeves)自中國廣東帶來的冬虫夏草,而冬虫夏草正式的學名與分類是1843年由真菌學者伯克利(Berkeley),認定此為一種寄生於昆虫的真菌,給予正式的描述,並定下其學名為
Sphaeria sinensis
,再由賽卡多(Saccardo, 1878)轉為蟲草屬,即現在的學名中華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nsis)。伯克利所描述的模式標本現存於邱園的皇家植物園標本館。
中華冬蟲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
),原產於中國大陸西南地區,雲南,青海,西藏等地海拔3000 公尺以上的山地,每年夏天時,蝙蝠蛾產卵於土壤中,卵孵化後成幼蟲,啃食附近植物根為食,在土中感染到真菌,蟲草菌侵入幼蟲體內即開始寄生,吸收蟲體的營養,不斷的生長壯大,待到冬天,幼蟲僵死,體內部已充滿菌絲,只剩下外面完整的表皮,此時外觀看來仍維持毛毛蟲的模樣,但裏面充滿堅硬的菌絲,即是菌核,以渡過嚴寒的冬天,這時是「冬蟲」的階段,到第二年春天四丶五月時,天氣回暖,萬物開始滋長,蟲體(菌核)內的真菌也活動起來,準備要繁衍後代,在蟲的頭部長出棍棒狀的子實體,類似植物的發芽,此時就是「夏草」,冬蟲夏草因此而得名,子實體會釋出子囊孢子,再繼續去感染別隻幼蟲,如此循環完成其生活史。所以一株完整的冬蟲夏草會看到一端有深褐色棍棒狀的菌體下面連著一隻黃棕色的毛毛虫(菌核)。
冬蟲夏草外部的形態構造描述,大約是如下,前端褐色部份稱為子座,單個發自寄生幼蟲(菌核)的頭部前端,長4-10 公分,細長棒狀,基部0.1-0.5 公分寬,頭部圓柱形,較寬,0.2-0.6 公分,初期內部充實,漸變中空,表面佈有細粒狀突起,為子囊殼的開口。在顯微鏡下觀察冬蟲夏草的構造,子囊殼密布於子座的表層,基部凹陷,橢圓形,350-550 微米長,直徑100-240 微米,內含無數子囊。子囊細長,220-280 微米長,12-14 微米寬,頭部鈍圓,內含2條孢子。子囊孢子長線形,有橫隔,斷裂後的小段孢子為9-15 微米長,4-5 微米寬。它的寄主是蝙輻蛾(
Hepialus armoricanus
)的幼蟲。
至於冬蟲夏草的無性世代,以往曾有許多的研究文獻記錄,陸續有4-5個屬的真菌被認為是中華蟲夏草的無性世代,目前以分子生物技術的方法驗證確定冬蟲夏草的無性世代為中國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冬虫夏草自古即被視為是一味珍貴滋補的中葯材,有補腎滋肺的功能。由於國人生活水準提高,近年來注重身體的保養食療,因此漸漸引起大家的重視。由於仍無法人工培養,人類的濫採亂挖,使得產量逐年遞減而價格飆漲。並且不但產量減少,整體環境也受到傷害,讓冬蟲夏草更加難以生長。
與中華冬蟲夏草同屬的菌類,大都寄生於昆虫體內,待將蟲體內營養吸收盡後,即長出子實體,釋放出孢子,去尋找新的寄主(另一隻昆虫),繼續繁衍後代。臺灣常見的有寄生於鱗翅目幼蟲或蛹上的蛹蟲草(
Cordyceps militaris
),寄生於螞蟻上的蟻蟲草(
Cordyceps myrmecophila
),和樁象上的下垂虫草(
Cordyceps nutans
)。由於蛹蟲草的生長條件較不嚴苛,目前已可人工栽培,並且不用寄主,直接以人工培養基給予營養,即可長出子實體,此種栽培出的蛹蟲草習稱為北蟲草。由於野生的中華冬蟲夏草日漸稀少,或許可以此培養的北蟲草產品來取代使用。
* 圖說: 2.寄生於鱗翅目幼蟲或蛹上的蛹蟲草(
Cordyceps militaris
)。
* 圖說: 3.長在螞蟻上的蟻虫草(
Cordyceps myrmecophila
)。
* 圖說: 4.長在樁象上的下垂虫草(
Cordyceps nutans
)。
推薦關鍵字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
16794566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網站地圖
|
科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