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目前不支援Javascript,網站部分功能將失效
|
回首頁
|
ENGLISH
|
兒童館
|
CHILDREN
|
MyMuseum
|
進階檢索
現在位置: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菌類學
»
菌類
»
菌類學習資源
:::
受傷會流出汁液的乳菇屬 Lactarius spp.
Path ::
受傷會流出汁液的乳菇屬 Lactarius spp.
毛頭鬼傘(Coprinus comatus)
木黴菌
黑麴菌:( Aspergillus niger )
少孢根霉 Rhizopus oligosporus Saito
青黴菌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玉米黑穗菌 (Ustilago maydis )
舞菇:不太像多孔菌的美味多孔菌
豬苓:利尿中藥
茯苓:使用最廣泛的藥用真菌
香菇-美味的養生保健聖品0
生物技術的尖兵-酵母菌簡介
菰黑穗菌 Ustilago esculenta Henn
竹蓀 (Dictyophora indusiata)
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 Bals. ) Vull
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的發現及命名
冬蟲夏草
借用他人的名字:鴻喜菇
季節限定的山珍:紅菇
羊肚菌 (Morchella)
金針菇
洋菇
草菇
滑菇
雞油菌(黃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雞肉絲菇 Termitomyces eurrhizus
松露 (Tuber spp.)
受傷會流出汁液的乳菇屬 Lactarius spp.
最大的真菌
巴西蘑菇
杏鮑菇
柳松菇
珊瑚菇
夏季鮑魚菇
蛹虫草 Cordyceps militaris(L.)Link
紅麴菌 Monascus purpureus
蜜環菌
桑黃傳奇
猴頭菇
桑實杯盤菌 (Ciboria shiraiana)
「菌類」、「菌物」與「真菌」
牛糞上的迷幻魔菇—Psilocybe spp
劇毒,迷幻藥或美食—毒蠅傘(Amanita muscaria)
雲芝
盾盤菌 Scutellinia scutellata
話說紅麴
白靈菇與阿魏菇
真菌的新分類系統
氣候變遷與真菌
稱為「猴板凳」的真菌
「靈芝」與非「靈芝」
樹舌靈芝與南方靈芝
猴頭菇(Hericium erinaceus)
雷丸
香菇
滑子(珍珠菇)
秀珍菇-Oyster Mushroom
小孢綠杯盤菌(Chlorociboria aeruginascens)
台灣赤芝
食用菌的模範生,木耳
秋天的山珍:松茸
科博館收藏最大的真菌子實體
受傷會流出汁液的乳菇屬 Lactarius spp.
* 圖說: 1.奶漿菌
陳復琴
乳菇屬屬於擔子菌綱,紅菇目、紅菇科,有著淺色的孢子。乳菇這類菇菌的顏色,和鮮艷的紅菇屬相比大部分樸實多了,從乳白色到淡黃色,深深淺淺的褐色系列,但有少數幾種是鮮艷的橘紅色或靛藍色。有些乳菇很小,直徑只有一兩公分,而大型的乳菇直徑可以到十五公分左右。
正如其名,菇體受到割傷、折斷時,就會流出汁液,因為它的菌肉組織中含有乳汁管這種特殊細胞,可以分泌乳汁。不同種的乳菇,乳汁的顏色可能也不同,從常見的白色、淡黃色、橘色等等,有些乳汁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顏色還會改變,這也是鑑定乳菇屬種類的重要特徵之一。
乳菇有很多種類可以食用,甚至是美味的,它也是森林裡很重要的菌根共生真菌,意味著乳菇目前還沒有辦法完全以人工培養,就是為什麼在台灣市面上沒有乳菇販賣的原因。在產地乳菇多是野生採食,但近年雲南有以在林地接菌而半人工栽培奶漿菌的研究成果。
台灣有幾種可食用的乳菇,但因為數量少,產季分散,目前還不具商業價值。 其中較有名的是中高海拔的「多汁乳菇」(
Lactarius volemus
),也就是雲南所謂的「奶漿菌」。這是中小型的菇類,表面黃褐色或橘褐色,或帶一點紅色,菌褶乳白色緻密,被挫傷後漸漸流出大量白色的乳汁,一朵直徑七公分的多汁乳菇,可以流出一湯匙左右的乳汁,所以叫多汁乳菇。這種菇可以採摘後洗淨炒食,口感有點接近水分少一點的豆腐干,有菇的香味和脆、有彈性的口感。或者煮熟瀝乾後加香料醃製,發酵食用,是雲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
松乳菇(
Lactarius deliciosus
),又叫做美味松乳菇,雁鵝菌,松杉菌,松菌,茶花菌,在亞洲、歐洲和北美都有,後來也被引入澳洲和南美智利等地,台灣中部日月潭附近也有。它的種小名deliciosus就是美味、好吃的意思。這是一種橙紅色的中大型乳菇,菌傘上有比較濃色的同心環紋,菌柄是空心的容易折斷,常常生長在松樹的附近,它的汁液一開始是深橘紅色,像很濃的胡蘿蔔汁,然後會變成深綠色。新鮮松乳菇也可以炒食,歐洲一種傳統簡單的作法是以橄欖油加大蒜炒新鮮松乳菇,起鍋前加些洋香菜。
最傳奇的可食乳菇是靛藍乳菇(
Lactarius indigo
),那是一種產在北美與墨西哥,很鮮艷的靛藍色食用菇類,顛覆色彩鮮艷即為有毒的傳統想法。完整的靛藍乳菇是淺藍灰色帶白色,當菇體受傷時會因為流出鮮艷的靛藍色乳汁,整個菇變成靛藍色。雖然顏色如此強烈,靛藍乳菇卻沒有非常特殊的香氣,口感也是柔和的,生吃有時候會慢慢有一點辣的感覺在舌頭上。
* 圖說: 2.奶漿菌的炒菜
* 圖說: 3.處理好準備烹調的奶漿菌
推薦關鍵字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版權所有
Copyright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
16794683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網站地圖
|
科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