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脊椎動物化石

主題位置:

3. 化石形成的歷程

  古代生物在死亡後,在不同埋藏環境中會受到各種不同的物理營力(如:搬運、磨蝕、脫水、沉積等)、化學作用(如:置換、取代、再結晶等)、生物作用(微生物礦化、啃食等),以及後續的各種地質營力的作用(如:摺皺、變質等),再經歷長久埋藏而成。

  在觀察與採集地層中的化石之前,必須了解各種古生物的體制構造不同、在埋藏條件與受到上述因子影響的程度也不同,被保留下來的機會並不均等;因此,即使地層中的化石含量再豐富,這些化石生物的組成,很可能與原先生物群聚種屬與年齡組成有相當大的差距;以下圖示比較其間的差異:

生物群(biocoenose)

死亡群(thanatocoenose)

(或稱屍積群;源於各種原因而死亡的屍體堆積)

埋藏群(taphonocoenose)

(死亡群經風化、侵蝕、生物作用以及或與其他死亡群混雜,後為沈積物掩埋而成)

化石群(oryctocoenose)

(埋藏群和其周圍沈積物同時經歷成岩作用而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2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