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
典藏資源
人類學
臺灣史前文化
考古
臺灣史前文化
民族
臺灣原住民民族誌
臺灣漢人宗教
臺灣漢人民間信仰
臺灣史前文化
火爐Pottery
臺灣中部考古學概述
「臺灣中部考古學蒐藏」粗分為大坌坑文化、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大馬璘文化、番仔園文化、大邱園文化等史前文化層與歷史時代之漢人文化,簡介如下。
大坌坑文化(距今6000至4500年)這是代表臺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層,已發現的遺址以臺北八里大坌坑為代表。中部地區的安和遺址有大坌坑文化層,而清水區牛罵頭遺址下層、彰化市牛埔遺址及臺中市惠來遺址,有少量大坌坑式的陶器出土。陶器特徵為腹部印有繩紋,器形有三連杯、豆、盆、缽與罐。石器類型不多,有打製及磨製的石斧、石錛、網墜、石鏃及有槽石棒。
牛罵頭文化(距今4500至3500年)這以清水區牛罵頭上層陶器文化為代表,據推測可能由大坌坑文化演變而來,在中部地區代表的遺址有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區大甲東、麻頭路及神岡區的莊後村、大肚山臺地南邊旭光國小、龍泉村、臺中盆地的西大墩、惠來、彰化市牛埔、烏溪、南投草鞋墩及坪林。已發現的遺址分佈在海岸或溪畔的臺地及斜坡上。出土的陶器以紅色繩紋陶為主,即器物的頸部或肩部以下印有繩紋,紋飾比大坌坑文化的淺而細,口緣少數有劃紋,器形以侈口(口緣向外開)、鼓腹圓底、圈足的罐形器、缽及瓶較為常見。牛罵頭文化晚期的繩紋陶為黑陶所取代。
勇闖蕃薯島
人類的故事學習任務
古笨港銅錢大觀
啟綻驚華百年特展
臺灣農業生態
大馬璘遺址虛擬實境
扁平形珠Glass ornament
扁平形玻璃珠,珠身扁平,寬面的形狀都呈菱形或窄長的六邊形,且...
更多
劉克竑 研究助理
在計畫中負責考古資料的準備、提供、整合與計畫執行。在館內主要...
更多
史前遺跡
『考古遺物』讓我們瞭解史前人使用的器物及工藝;『遺跡』史前...
更多
古早臺中人的故事Ⅱ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臺灣多樣性知識網
更多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2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