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置:
首頁
典藏資源
人類學
臺灣原住民民族誌
考古
臺灣史前文化
民族
臺灣原住民民族誌
臺灣漢人宗教
臺灣漢人民間信仰
臺灣原住民民族誌
糧筒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臺灣島不只在地理環境變化多端,也擁有多元文化並存發展的人文景觀。除了三百餘年前移民自中國大陸閩、粵為主的漢民族,臺灣更有為數五十六萬餘人口的原住民族,以及受漢文化涵化的平埔諸族,分佈在三十個山地鄉、二十六個平地鄉鎮與平地都會地區。
十七世紀以前臺灣的族群版圖是由南島語族構築而成的。雖然,臺灣史前文化與目前原住民之關係的圖像,尚未完整且細膩的勾勒出來。以目前所發現的資料來說,史前文化的主人和南島語族的土著,在不同的時間、分批進入臺灣。認為現存原住民族分批進入臺灣的論者,相信這次的遷移最早可能在西元前三千年至四千年左右,也就是距今約五千年至六千年。
分佈在臺灣北部的泰雅族與賽夏族,以善於文面、巧工織布著稱;一般認為,這兩個族群到達臺灣的時間最早,約在五千年至六千年前。中部的邵族、布農族、鄒族約於三千餘年前到臺灣。在南部與東南部發展出階級社會、藝術成就極為發達的排灣族、魯凱族和卑南族,約在一千餘年前到達臺灣。東臺灣的阿美族文化與菲律賓金屬器文化相似,約在公元後到臺。達悟族,則一直要到距今約七百年前,才由菲律賓的巴丹島遷徙至稱為「人之島」的蘭嶼定居。亦有學者認為,臺灣的南島語族是由一支民族發展成多族。這兩個學說目前都在尋求更多的證據。
原住民音樂館
魯凱的獵人
臺灣南島語族
啟綻驚華百年特展
祖靈的居所 - 臺灣排灣族古陶壺展
雅美拼板舟
阿里山山脈與鄒文化
檳榔盤
籐編製成的檳榔盤 maman,是每戶家中固定擁...
更多
廖紫均 助理研究員
在計畫中負責民族、臺灣漢人民間信仰資料的準備、提供、整合與計...
更多
臺灣多樣性知識網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
「力鼓」百合-魯凱族霧臺部落植物頭飾特展
祖靈的居所-臺灣排灣族古陶壺特展
更多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12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